第3章

沈卓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基金会资助了很多项目和机构,这恐怕只是巧合。”

“或许。”陈深环顾四周,“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工作吗?特别是人格模拟方面。”

沈卓微微一笑:“我们开发的技术能够基于一个人的数字足迹——社交媒体、日记、录音录像——模拟出她的人格和行为模式。最初是为了帮助失去亲人的人们缓解哀思。”

“像一种高级的数字幽灵?”

“更像是互动的记忆库。”沈卓纠正道,“它不会真正思考或感受,只是基于数据的复杂反应。”

陈深直视她的眼睛:“理论上,这种模拟人格能够被全息投影技术实体化吗?比如,让一个已经去世的人看起来‘真实’地出现在现实中?”

沈卓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我们的全息投影技术确实能够模拟触感甚至气味,但将AI人格与投影结合...这涉及复杂的伦理问题,我们从未尝试过。”

“从未?”陈深追问。

“从未。”沈卓肯定地说,但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只奇怪的手表。

陈深转换话题:“您认识林静本人吗?”

这次,沈卓的脸上掠过一丝真实的情感波动:“是的,我们是...恋人。她的离世对我是毁灭性的打击。”她的声音微微颤抖,那份痛苦明显不是伪装。

“包括那三位最近去世的人?王明理、赵海峰、张建国?”

沈卓站起身,情绪突然激动:“警探,如果没有别的问题,我还有个会议。”

陈深也站起来,递给她一张名片:“如果您想起什么可能有助于调查的信息,随时联系我。”

离开“回声计划”大楼时,陈深回头望了一眼。在顶楼的一扇窗户后,他隐约看到一个人影站在那里,但眨眼间就消失了。

那个人影的轮廓,莫名地让他想起视频中的林静。

4

陈深的公寓堆满了案件资料。墙上贴满了三位死者和林静的照片,之间用红线连接,标注着各种时间和关系。

手机响起,是技术科小李。

“头儿,我查了沈卓的背景。她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曾在国家科技研究院工作,六年前辞职加入‘回声计划’。她和林静确实是恋人关系,有多人证实她们曾同居过一段时间,感情非常深厚。”

“还有别的吗?”

“最多的就是关于‘回声计划’本身的传闻。有人说他们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完全沉浸式全息体验,甚至能够创造与真人无异的‘数字存在’。但这些都是科技论坛上的猜测,没有实证。”

陈深谢过小李,挂断电话后继续研究林静的日记扫描件。这些日记是从林静故居中发现的,由基金会保管,最近才因为案件调查被警方调取。

大部分内容是关于音乐创作和日常生活的记录,但最后几个月的日记却显示出越来越严重的精神困扰。

“10月23日:又一场完美演出。观众起立鼓掌十分钟,但我只感到空虚。他们爱的只是我的音乐,不是我。”

“11月5日:王今天又提出了那个要求。他说这是为了艺术,但我感到恶心。”

“11月17日:赵带来了他的摄像机,说要记录‘真实的我’。我拒绝了,但他不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