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15 05:09:27

2 无形的壁垒

一周培训结束,王平正式到飞控系统部报到。

飞控部,无疑是擎天科技的核心研发部门之一,负责飞行器最核心的大脑——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在这里工作,是无数航空工程师的梦想。

部门的办公区占据了整整一层楼,被划分成若干个开放的工区,每个工位都配备了多台高性能显示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专注的氛围,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技术问题的声音、白板笔书写时发出的细微摩擦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研发交响乐”。

王平的工位被安排在一个靠窗的角落,视野很好,但位置也暗示了他在团队中的边缘性。他的直属上级是一位名叫孙浩的组长,看起来三十五六岁,戴着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简单地欢迎了他之后,便交给了他一堆资料。

“王工,欢迎。这些是部门内部的开发规范、代码库结构说明,还有最近几个在研项目的公开文档。你先花时间熟悉一下。”孙浩的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热情,“我们团队目前主要负责‘天鹰’系列无人机飞控算法的维护和迭代,你刚来,暂时不直接参与核心模块开发。可以先从熟悉环境,处理一些……嗯,部门内部的事务性工作开始。”

所谓的“事务性工作”,很快便露出了真容。

“王平,投影仪好像连接不稳定,你帮忙看看?”

“王工,下午的评审会议,你去预定一下三号会议室,准备好茶水。”

“这份测试报告,帮忙打印十份,装订好,送到李工那边。”

“代码库的权限已经给你开了,可以先试着拉取一下代码,熟悉一下编译环境。哦,对了,服务器最近负载有点高,你最好晚上或者周末再试,免得影响别人。”

请求听起来都合情合理,新人有责任分担杂务。但频率之高,指向性之明确,让王平很快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团队互助。这些琐事大量占据了他的时间,让他难以静下心来钻研技术文档和代码。而当他试图就某个技术问题向同事请教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礼貌而疏远的。

“这个问题啊,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你看文档吧,文档里都有。”

“我现在手头任务紧,没时间细讲,你自己先研究研究。”

甚至,当他坐在工位上阅读代码时,能隐约感觉到来自周围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那目光中带着审视,甚至是一丝……排斥。

午餐时间,同事们往往会三五成群地结伴而去,很少主动邀请他。他通常是一个人默默地去食堂,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他听到了不少关于部门内部情况的碎片化信息。

原来,飞控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几个隐约的“山头”。将他招进来的陈锋经理,属于技术强硬派,做事雷厉风行,但对人际关系不太热衷,在部门内属于实干但并非最得势的一派。部门的正总监姓赵,似乎更倾向于另一批更“听话”、更懂得汇报和争取资源的项目经理。而王平,因为是陈锋“挖”来的,自然而然被打上了“陈锋的人”的标签。

在这种大公司,站队,有时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不受待见的经理引入的新人,自然会受到其对立面的警惕和排挤。孙浩组长,似乎就与赵总监那边走得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