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15 02:12:07

李强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你真要去广州?那地方远得很,绿皮火车要走三天两夜,而且那叫‘投机倒把’,万一被抓了……”

“现在政策不一样了。”陈建军蹲到他身边,“你去年说广州的电子表便宜,咱们这边卖得贵,这中间差价不小。咱们干两趟,就能给你家修房子,给你娶媳妇!”

李强的烟锅停在半空。他去年赚了钱却不敢再干,怕被人戳脊梁骨,可陈建军的话戳中了他的心——家里的土坯房漏雨,妹妹的学费还没着落。他咬了咬牙:“行!我跟你干!不过启动资金……”

“钱的事我来想。”陈建军早有打算。他回家磨了母亲半宿,把王秀兰压箱底的陪嫁——一对银镯子拿了出来。那镯子戴了二十多年,磨得发亮。王秀兰红着眼眶把镯子包进手帕:“在外头要当心。”

陈建军又找亲戚借了一圈,嘴皮磨破才凑够本钱。王秀兰把钱缝进他的棉袄内袋,反复叮嘱:“贴身放,别让人偷了。”

三天后,陈建军和李强背着鼓囊囊的帆布包,挤上了去广州的绿皮火车。

第二章:南下见闻

车厢里人挤人,连过道都站满了人。汗味、方便面味、小孩的哭闹声混在一起,闷得人喘不过气。他们俩靠在车厢连接处,啃着家里带的干馒头,就着凉水咽。

陈建军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农田,绿油油的麦苗在风里摇晃,心里像揣了团火——他的新人生,就从这趟哐当哐当的火车开始!

火车摇摇晃晃走了三天两夜,终于在广州站停下。刚走出站台,一股湿热的风裹了过来,带着南方特有的草木气。街上的人穿得花花绿绿,男的花衬衫扎进喇叭裤,女的穿的确良连衣裙,偶尔还能看到有人举着“大哥大”,在人群里格外扎眼。

“咱们先去高第街,那是广州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李强熟门熟路地领着路。巷子里飘着粤语歌,调子软乎乎的,陈建军听不懂词,却觉得新鲜。

高第街热闹得吓人。两边的摊位一个挨一个,吆喝声此起彼伏。“电子表!最新款带日历的!”“蛤蟆镜!香港过来的货!”

陈建军没急着下单,而是跟摊主们闲聊。有个姓黄的摊主,说话嗓门大,透着爽快劲儿。陈建军知道,这黄摊主后来会成为广州小商品批发的“大哥”,现在跟他处好关系,以后拿货能省不少事。

“黄老板,我拿50块电子表,能不能便宜点?”陈建军指着一款黑色表带的电子表——是他前世记得最畅销的款式。

黄摊主打量了他一眼,见他穿着旧棉袄却不怯生,眼神亮得很,于是笑了:“小兄弟,看你是实在人,给你优惠价。”

陈建军心里一喜。他又挑了蛤蟆镜和的确良布料,算下来钱不够。“黄老板,我这次带的钱不够,能不能先欠一部分?我半个月内肯定来还。”他掏出写着家里地址的纸,“我把底细都给您。”

黄摊主看着纸上的字,又看了看李强,笑了:“行!我信你们俩。”

陈建军赶紧去邮局给家里打电话。王秀兰接到电话时,声音都在抖:“要这么多?”

“妈,您放心,这钱肯定能赚回来。”陈建军的声音压得低,“跟邻居借点,把家里的粮食卖了也行,等我回去,加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