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疯了。”我摇摇头,准备关上柜门。
但我的手却不听使唤地伸向那件嫁衣。指尖触到冰凉的丝绸瞬间,一股奇异的暖流突然涌入我的大脑。
原本杂乱无章的思路突然清晰起来,一系列创意和方案构架如同早有准备般呈现在脑海中。我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完整的PPT结构和视觉设计。
我猛地抽回手,心跳加速。这太诡异了。
我犹豫片刻,还是坐回电脑前,尝试着按照刚才脑海中闪现的思路开始工作。
结果令人震惊。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几乎不需要思考,文字和创意源源不断地涌出。不到两小时,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方案已经成形,连视觉草图都一并完成了。
周四的提案会上,臻美的营销总监频频点头,最后竟然站起来鼓掌:“精彩!这正是我们想要的颠覆性创意!路小姐对女性消费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叹,尤其是这个‘复古新娘’的概念,太契合我们新产品的定位了!”
我被突如其来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完全忘记了最初的疑虑。会后,主编亲自给我倒了杯咖啡:“路梓晴,我早就看出你潜力无限。这次晋升,你肯定是首选。”
同事们纷纷过来祝贺,只有几位老员工看我的眼神有些奇怪。下午在茶水间,我无意中听到两个设计部的老员工低声交谈:
“你看到路梓晴的新方案了吗?那个‘复古新娘’的视觉概念,简直和二十年前林总监的经典案例一模一样。”
“是啊,连配色方案都几乎相同。但那案子太老了,年轻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巧合吧?不过说起来,路梓晴最近确实变了很多,连说话方式都有点像当年的林总监...”
我心里一沉,连忙回到工位搜索林总监的经典案例。当页面跳出来时,我浑身冰凉——果然,我的创意核心几乎与二十年前的那个方案如出一辙,只是用了现代的表达方式。
这不可能是我独立想出来的。我根本不熟悉公司二十年前的案例。
那天晚上,我抱着忐忑的心情回家。一进门,我就直接冲向衣柜,拿出那件嫁衣。
“是你干的吗?”我对着嫁衣喃喃自语,“是你在帮我?还是...”
嫁衣静默无声,金线绣成的凤凰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我犹豫再三,还是穿上了它。我需要答案。
站在浴室的全身镜前,我仔细观察镜中的自己。确实,那张脸越来越不像原来的路梓晴了。眉眼间的神态,嘴角的微笑弧度,甚至站姿和眼神,都变得越来越陌生。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开始出现错乱。
周五早晨醒来,我发现自己睡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书。那是一本古典诗词集,而我从不读这类书籍。书页上还有我用钢笔写的批注,字迹清秀工整,与我平常潦草的笔迹截然不同。
周六整理房间时,我发现自己居然下意识地把物品按照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方式归类摆放。梳妆台上的化妆品按色系和功能排列得整整齐齐,衣橱里的衣服按材质和颜色分类挂好——这完全不是我的习惯,我却做得自然而然。
最恐怖的是周日下午,我一时兴起想烤个蛋糕,却发现自己熟练地操作着从未用过的厨房秤和打蛋器,甚至自然而然地哼起一首陌生的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