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孤独和信息隔绝。生存只是基础,附加任务“让皇帝记住名字”需要接触和影响那个权力顶峰的男人,这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冷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转机发生在一个月后的夜晚。月色极好,苏晚晴利用磨制的碎瓷片和竹筒,制作了一个简陋的观星装置,正在泥地上绘制当晚的星轨,试图更精确地校准时间,并希望通过天象变化反推更大范围的气候模式,或许能成为未来的筹码。

她沉浸在心算中,未察觉一道黑色的身影悄然越过宫墙,落在了院落阴影处。来人一身夜行衣,身姿挺拔,气息收敛得极好,唯有那双锐利的眼睛,惊疑不定地打量着眼前这超乎想象的冷宫景象,以及那个对着一地“鬼画符”喃喃自语的清瘦女子。

皇帝萧衍今夜心烦意乱,批阅奏折至深夜,信步而出,却鬼使神差地走到了这偏僻的宫苑附近。想起近日宫内流传“静思苑夜有异光、狐鬼演算”的谣言,便一时兴起,决定亲自探查。

他看到的并非狐鬼,而是一个衣衫褴褛却眼神专注的女子,正对着一系列绘制在泥地上的复杂星图和水流装置进行演算。那些符号他从未见过,却隐隐感到一种严谨磅礴的美感。

“你在做什么?”他忍不住出声,刻意压低了嗓音。

苏晚晴吓了一跳,猛地抬头。对方虽着夜行衣,但气度不凡,绝非寻常侍卫或太监。她心念电转,迅速评估风险与机遇。

“回大人,”她谨慎地行礼,不确定对方身份,“民女在推算天象。”

“推算天象?凭这些?”萧衍指着地上的符号,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

“万物皆有其数,天行有常,循律可察。”苏晚晴镇定下来,指向泥地上的星图,“大人请看,据此演算,江淮一带恐于十日后有暴雨,其势不小,恐成水患。”

萧衍心中一震。江淮巡抚今日刚到的八百里加急奏折,正提及堤坝年久失修,若遇大雨恐有不测,请求朝廷拨款加固。此事仅在极小范围内商议,绝无可能传入冷宫。

“你可知妄议天象、揣测朝政是何罪过?”他声音沉了下来,带着威压。

苏晚晴不卑不亢:“民女不敢妄议。只是据数而算,推演而得。大人若不信,可静待十日。若民女所言有误,甘受任何责罚。”她顿了顿,补充道,“民女还可推算出更精确的雨势起止时辰与强度变化区间,若于防汛有益,愿呈上细案。”

萧衍盯着她看了许久,试图从她眼中找出丝毫慌乱或欺骗,却只看到一片澄澈与笃定,那种眼神,他只在最富学识的国子监大儒眼中见过,却又截然不同,更精准,更...超前。

最终,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弯腰拾起地上几张画满了演算过程的残破纸页,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十日后,江淮暴雨如期而至,其时间、强度甚至间歇性,都与苏晚晴那份被他秘密交给心腹大臣验证的“细案”惊人吻合。因提前部署,损失减至最低。

萧衍独自站在御书房内,看着窗外淅沥的雨丝,手中摩挲着那几张来自冷宫的算纸。上面陌生的符号和精确的推演,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沈才人...”他轻声念出这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语气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