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是林默的大学同学,现在在一家自媒体公司做深度报道,最擅长挖掘行业黑幕。林默知道,要想彻底扳倒张磊,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必须借助外力。
电话那头,老杨听完林默的遭遇,立刻来了精神:“行啊林默,这口气必须出!你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好发给我,我帮你查查那个广告公司的底,咱们联手,让那个姓张的身败名裂!”
挂了电话,林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张磊,苏晴,你们等着,这顶“绿帽”,我不仅要给你们戴上,还要镶上最亮的钻,让你们在整个行业面前,抬不起头!
第三章:暗中布局,初露锋芒
离职后的一周,林默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复仇计划”中。他租了一个临时办公位,每天泡在网上,搜集张磊和那家广告公司的更多信息。
老杨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通过人脉关系,他查到那家广告公司的匿名股东果然是张磊,而且公司成立至今,只接了江城科技(林默之前的公司)这一个大单,说白了,就是张磊为了中饱私囊,专门成立的“皮包公司”。更重要的是,老杨找到了张磊通过私人账户收取好处费的银行流水——每次江城科技给广告公司打款后,广告公司都会将其中的20%转到张磊的个人账户,前后加起来,已经有近50万。
“证据够了!”林默看着老杨发来的银行流水截图,激动得攥紧了拳头。这50万的“回扣”,足以让张磊丢掉工作,甚至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但林默没有立刻行动。他知道,要想让张磊和苏晴付出最惨痛的代价,不能只靠这一份证据,必须打一场“组合拳”,让他们在名誉、事业、爱情上,全面崩盘。
他开始在行业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匿名发布一些“职场潜规则”的帖子,内容影射“某公司总监抢下属功劳、逼迫下属背锅”,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描述的细节和江城科技的情况高度吻合,很快引起了不少职场人的共鸣。
帖子下面,评论区炸开了锅:“这不就是我们公司吗?我们总监也这样,天天抢功劳,出事就甩锅!”“求爆料公司名字,避坑!”“这种垃圾总监,就该被曝光!”
林默看着越来越多的评论,嘴角微微上扬。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先在舆论上造势,让大家对“某总监”产生反感,为后续的爆料做铺垫。
与此同时,他还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几个客户。这些客户都很认可林默的专业能力,对张磊抢功劳的行为也有所耳闻。林默向他们坦诚了自己的遭遇,并表示愿意以个人名义,继续为他们提供策划服务,费用比江城科技低30%。
“林策划,我们信得过你!之前那个方案,我们就觉得你的思路比你们总监清晰多了!”一家电商公司的老板爽快地答应了,“以后我们公司的策划案,就交给你了!”
短短一周,林默就签下了三个客户,虽然都是小单子,但足够维持他的基本生活,更重要的是,这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没有江城科技,没有张磊,他照样能靠自己的能力立足。
而江城科技那边,自从林默离职后,策划部的工作立刻陷入了混乱。张磊虽然抢了不少功劳,但真正的业务能力却很一般,之前的项目全靠林默撑着。林默一走,几个正在推进的项目接连出问题,客户投诉不断,副总裁也开始对张磊不满,多次在会议上批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