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从前听起来略显空洞的话,此刻在她心中重若千钧。那是她唯一能抓住的、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绳索。

没有一夜暴富的运气,她知道。但她有超越同龄人的认知,有在社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经验,有三十三岁成年人的耐心和毅力。更重要的,她有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的决心。

巨大的兴奋彻底转化为沉甸甸的决心。恐慌和茫然被一扫而空,目标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要上大学,要把人生的选择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暴富是虚幻的泡沫,唯有一步一步的积累,一点一滴的学习,才是通往新生的、最坚实的路径。

她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饭菜香和生活压力的空气,仿佛也带上了战斗前的硝烟味。

母亲的呼唤从厨房传来,打断了她的沉思,该吃饭了。

纪诗诗应了一声,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走向那张熟悉的旧餐桌,每一步都像踩在人生的分界线上。

4 说服父母的战争

晚饭时分,狭窄的客厅兼饭厅里,空气凝滞得如同固体。昏黄的灯泡无力地照亮桌上简单的一菜一汤,以及三张各怀心事的脸。筷子偶尔碰触碗沿发出的轻微声响,反而更衬出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纪诗诗味同嚼蜡地扒拉着碗里的米饭,能清晰地感受到对面父母投来的、混合着担忧与不解的审视目光。她知道,风暴正在酝酿,而必须由自己先掀起。

放下碗,坐直了身体。这个动作打破了僵持,父母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没有预想中的哭闹或哀求,她开口,声音是刻意压制的平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审慎。爸,妈,关于读高中还是技校的事,我想再和你们聊聊。

母亲眉头立刻蹙起,父亲也放下了筷子,气氛陡然更紧了一分。

避开敏感的“梦想”词汇,直接切入最核心的现实——经济账。目光在父母之间缓慢移动,语气冷静得像在分析一道数学题。读高中,上大学,前期投入确实比读技校多三年时间和不少钱。这个我明白。但是,要看长远的回报。技校毕业,进工厂或者小公司,刚开始一个月可能能拿到一千五,但十年后呢?可能还是在两千上下浮动,上升的空间太窄了。

稍作停顿,让数字的力量沉淀一下。但如果能考上大学,哪怕是普通本科,毕业出来,起步的工资可能就有两千五甚至三千。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发展空间大,升职、加薪的机会多得多。这不是我瞎说,报纸和电视上都提过大学生和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

接着,她放软了语气,打出感情牌,目光里带上恳切。我知道家里现在困难,每一分钱都得算计着花。我向你们保证,只要让我读高中,这三年我拼了命也会学好,目标就是考上一本大学,绝不让你们的钱白花。等到上大学,学费可以申请国家的助学贷款,以后我自己还。生活费,我假期、周末自己去打工赚,尽量不给家里添负担。

最后,她小心翼翼地抛出一丝微弱的信息差,将其归咎于外界权威。我听我们班主任老师说,以后社会竞争会更激烈,国家政策也越来越看重学历,好多好单位的招聘门槛直接就是本科。现在选了技校,路可能就越走越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