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10-06 03:36:14

1 报名处的神秘告示

林小满在驾校报名处第三次确认:“您是说,必须和这位……”她瞥了眼旁边正对着报名表格发呆的苏晓晓,“一起练车?”

报名处的大姐推了推老花镜,指了指墙上那张泛黄的告示。林小满凑近才看清,那告示用打印体写着十二条规则,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1. 本驾校双人练车组必须同进同出,单独约车者需缴纳“孤独补偿金”(金额随教练心情浮动)。

2. 练车时副驾需时刻保持清醒,禁止在学员倒车时数教练今天骂了多少句脏话。

3. 请勿在方向盘上贴“此处禁止吃薯片”的标语,教练有零食分配权。

4. 遇到雨天练车,必须让理论考满分者坐在左侧,据说能减少侧滑概率(无科学依据)。

5. 夜间练车不得播放《山路十八弯》,违者罚抄交通法规一百遍(用毛笔)。

6. 若发现教练突然开始哼《青藏高原》,请立即检查手刹是否拉好。

7. 倒车入库时,禁止用“左三圈右三圈”的口诀代替方向盘操作,会被当成广场舞爱好者。

8. 两人练车时间需严格相等,多练一分钟者需给对方买奶茶(必须是全糖加珍珠)。

9. 考试前一天不得互相说“加油”,应改说“祝你把刹车当油门踩得轻一点”。

10. 若一方连续五次压线,另一方需负责给教练买润喉糖(薄荷味无效)。

11. 禁止在车内讨论“如果车会说话会骂谁”,容易引发灵异事件(上周有辆捷达突然鸣笛三分钟)。

12. 最终解释权归驾校的猫所有(就是那只总躺在引擎盖上的三花)。

林小满扶额,她是被闺蜜硬拉来的。苏晓晓理论考拿了满分,题库刷得比高考还认真,可一摸方向盘就浑身僵硬,教练说她“眼睛学会了,手还在幼儿园大班”。而林小满恰恰相反,她从小玩赛车游戏,对机械有种莫名的亲近感,第一次摸车就把离合踩得比心跳还稳,教练说她“天生带驾照基因”。

“你看规则第八条,”苏晓晓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我们必须严格计时,多一秒都要补奶茶。”

林小满看着她手里那本记满公式的笔记本——“倒车入库角度计算公式”“侧方停车后视镜调节参数表”,突然觉得这驾校之旅不会太平淡。

2 教练的血压与猫的威严

他们的教练姓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司机,据说年轻时拿过货车拉力赛冠军,现在最大的爱好是跟那只三花猫聊天。王教练第一次带他们练车,三分钟就发现了问题。

“林小满!你能不能慢点!”王教练拍着副驾扶手,“这是驾校不是秋名山!你刚那并线,隔壁教练车的反光镜差点被你刮下来!”

林小满悻悻地松了油门,她总忍不住想加速,换挡时的顿挫感让她手痒。

“苏晓晓!”王教练转头对着另一个方向,声音陡然拔高,“你方向盘往哪打呢?我让你左打一圈,你这是在跳华尔兹?”

苏晓晓握着方向盘的手像触电般抖了抖,嘴里念叨着:“左打一圈是360度,相当于π的两倍……”

“我让你打方向盘不是让你算圆周率!”王教练深吸一口气,指着窗外,“看见那棵树了吗?再偏点我们就可以直接去买保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