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06 02:10:26

照片上,年轻的父亲身边,站着一个眉眼温柔、笑容清澈的姑娘。那就是顾秀贞吗?父亲珍藏这张照片意味着什么?“向阳花”三个字,也是从父亲昏迷前模糊的呓语中捕捉到的。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理解父亲、甚至找到手术关键线索的唯一途径。她几乎是凭着本能,拨通了父亲手机里最近联系过的、那个叫顾云帆的电话。

顾云帆在短暂的震惊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母亲的病情暂时稳定但危重,他无法离开医院。他拨通了助理的电话:“帮我查两件事:第一,三十年前,第三棉纺厂一项代号‘向阳花’的款项,具体指什么。第二,刘明远教授当年在棉纺厂附属医院工作时,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随后,他驱车回到母亲居住的老房子。这里还残留着母亲生活的气息,窗台上的茉莉花有些蔫了,他习惯性地浇了水。在母亲卧室那个带着樟木味道的五斗柜最底层,他找到了一个用红丝带系着的铁盒子。

里面没有金银首饰,只有几本封面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旧笔记本,是母亲的工作日记;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旧照片;还有几本厚厚的、纸张发脆的厂内账本副本。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账本。在1985年到1987年间的流水里,他果然找到了数笔标注着“向阳花 - 专项”的款项支出,数额不大,但支付对象很奇怪,不是设备供应商,也不是员工福利,而是一些陌生的个人名字,后面附着简短的备注,如“陈工之子术后营养”、“李师傅爱人靶向药”、“厂医院设备应急维修(刘)”……

“刘”?顾云帆的心猛地一跳。是刘明远吗?维修什么设备?

他继续翻找,在一本工作日记的夹页里,发现了一张裁剪下来的、模糊的旧报纸复印件,报道的是第三棉纺厂附属医院某台重要诊断设备(型号被刻意隐去)因“操作失误”导致诊断结果偏差,引发一起医疗纠纷,当时的主要责任人之一,就是年轻医生刘明远。报道很简短,但旁边有母亲用钢笔写的一行小字,字迹因为年久而有些晕染:“明远受屈,设备本有瑕疵,奈何?”

所以,母亲知道刘明远是冤枉的?那“向阳花”款项,和这件事有关联吗?它看起来像是一笔由母亲经手的、不便公开的互助基金或特殊补偿金?

就在这时,助理的电话回了过来,声音有些凝重:“顾总,关于‘向阳花’,公开资料很少。但联系到一位棉纺厂退休的老干部,他暗示说,这事儿当时牵扯不小,好像跟一批有潜在质量问题的进口医疗设备有关,厂里为了大局和名声,压下去了。当时的具体经办人,好像就是您母亲……顾科长。另外,刘明远教授当年就是因为那件事,才离开厂医院,发奋图强,后来去了北京深造。”

顾云帆看着手中母亲娟秀的字迹“明远受屈”,又想起刘安心在电话里的哭腔。母亲的昏迷,刘教授的垂危,三十年前的旧账……像几根无形的线,突然缠绕在了一起。

他拿起手机,找到刘安心的号码,发了第一条信息:“刘医生,我找到一些东西。关于‘向阳花’,它可能……是一笔用来弥补当年那起医疗事故受害者和相关人员的补偿款。我母亲,似乎是知情者和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