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场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之一,也是朱重八一生中最凶险的一场战斗。陈友谅的战船又大又高,像一座座移动的城堡,而朱重八的战船大多是中小型的,在水面上显得很不起眼。刚开始交战的时候,朱重八的军队连连失利,好几员大将都战死了,连他自己乘坐的战船都被陈友谅的军队包围,差点被活捉。

就在这危急关头,朱重八的部将韩成主动站了出来。韩成和朱重八长得有几分相似,他对朱重八说:“主公,如今情况危急,我愿代您去死,您一定要带领大军打败陈友谅!” 说完,韩成换上朱重八的衣服,跳到水里,假装是朱重八兵败自杀。陈友谅的士兵以为朱重八死了,纷纷欢呼,攻势也慢了下来。朱重八趁机带着亲兵冲出重围。

脱险后的朱重八没有退缩,他仔细分析了战局:陈友谅的战船虽然大,但机动性差,而且战船之间用铁链连在一起,不方便调动。“火攻!” 朱重八眼前一亮,他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决定用同样的方法对付陈友谅。

当天晚上,朱重八挑选了几十艘小船,船上装满了干草、火药和油脂,派敢死队驾驶着小船,趁着东北风,冲向陈友谅的战船。当小船靠近陈友谅的战船时,敢死队点燃了干草,然后跳进水里逃生。火借风势,很快就烧到了陈友谅的战船上,铁链连在一起的战船无法分开,一艘接一艘地被点燃,整个鄱阳湖变成了一片火海。

陈友谅的军队大乱,士兵们有的被烧死,有的掉进水里淹死。陈友谅见大势已去,想乘坐小船逃跑,却被朱重八的士兵一箭射中头部,当场死亡。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就这样全军覆没。

鄱阳湖之战后,朱重八彻底消灭了最强大的对手,统一江南只是时间问题。两年后,朱重八消灭了张士诚,又派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北伐,攻克了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元顺帝仓皇逃往漠北,元朝灭亡。

四、登基称帝:洪武大帝的治国之路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正月初四,应天府的皇宫里,鼓乐齐鸣,鞭炮声响彻云霄。朱重八穿着华丽的龙袍,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宝座,接受百官的朝拜。他正式登基称帝,定国号为 “大明”,年号 “洪武”,史称明太祖。

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朱重八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坐在宝座上,看着下面跪拜的百官,他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誓言。“朕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如今朕当了皇帝,一定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再也不受饥饿和战乱之苦。” 洪武大帝的声音,在太和殿里回荡,也刻在了每一个官员的心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朱元璋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经济上,他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他下令,凡是农民开垦的荒地,归农民自己所有,而且三年内不征收赋税。他还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河流,防止水患。为了鼓励农民种田,他还把无地的农民迁到荒地多的地方,给他们发放种子、农具和耕牛。在朱元璋的政策鼓励下,农民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明朝的农业生产很快就恢复了起来,几年后,全国各地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百姓们终于能吃上饱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