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更新时间:2025-10-05 03:46:21

穿过一片长满尖刺的灌木丛后,一条河流突然出现在眼前。河水呈碧绿色,清澈得能看见河底的鹅卵石,阳光照在水面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林砚走到河边,突然注意到漂浮在水面上的透明晶体——它们状如水滴,直径约两厘米,在水中随波荡漾,却不会沉入水底。

“育沛!”林砚脱口而出。她想起《南山经》中“丽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的记载,立刻让陈默拿出无菌样本箱,“小心点,别破坏晶体结构。”

阿凯将晶体放在检测仪下观察,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型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一种碳基与硅基结合的复合晶体,内部有纳米级的通道结构,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和自由基——这就是‘佩之无瘕疾’的原理!它相当于天然的人体排毒器。”

就在队员们收集育沛时,伊娃的通讯再次传来,这次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紧张:“信号消失了!但我捕捉到了一段残留波形,正在与数据库比对……林队,你最好看一下这个。”

林砚立刻打开手腕上的全息投影,屏幕上出现两条波动曲线:一条是“䧿-12”行星的电磁信号,另一条是她祖父留下的青铜令牌的能量频率——两条曲线的峰值、周期、谐波分布,完全重合。

“怎么可能……”陈默下意识地喃喃自语,“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200光年,上古人类怎么可能……”

“不是上古人类。”林砚摸出口袋里的青铜令牌,令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表面的纹路似乎与迷榖木的荧光产生了呼应,“是禹族。祖父笔记里提到过,禹族不是地球原生文明,他们是‘从星而来,携生灵种子’的迁徙者。”

阿凯猛地抬头看向她,眼神里充满了震惊。他一直以为林砚口中的“禹族”是祖父编造的传说,可眼前的证据却在不断推翻他的认知:祝馀草的能量特性、迷榖木的生物电波、育沛晶体的排毒功能,还有与青铜令牌匹配的电磁信号——这些绝不可能是巧合,而是某种高度发达文明留下的生态工程。

“信号消失前,我解析出了部分编码。”伊娃的声音再次响起,“是一组坐标,指向‘招摇之山’主峰的地下,深度约两百米。那里有一个巨大的能量源,功率相当于三个核聚变反应堆。”

林砚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主峰,突然明白了祖父笔记最后一页的那句话:“青铜为钥,迷榖为引,得见禹族之秘。”原来这趟探索,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对话——祖父在地球埋下线索,而禹族在“䧿-12”行星留下了答案。

“我们得去主峰。”林砚将育沛晶体小心地放进样本箱,“但不能贸然行动,先返回‘禹号’,制定详细的探测计划。”

阿凯点头同意,此刻他已经完全摒弃了之前的怀疑。他看着手中的迷榖木牌,荧光在阳光下缓缓流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在人类还未掌握文字的时代,曾有一群来自星空的访客,将他们的文明密码,写进了地球的山川草木之中。

当地面组返回登陆艇时,林砚最后看了一眼那片黑沉沉的树林。淡蓝色的荧光在雾气中闪烁,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青铜令牌,突然意识到,他们找到的或许不只是一颗类地行星,而是人类文明起源的真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