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在你提到“陶器彩绘”时,林砚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你继续阐述:“我试图打破文学与物质文化的界限,通过具体对比同一时期陶器上描绘的英雄神话场景(比如赫拉克勒斯、阿伽门农等)与悲剧诗人(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笔下的同类英雄形象,分析其塑造的异同,探讨视觉艺术与文学叙事在构建古希腊民族精神和伦理观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张力。特别是,我会重点关注那些在陶器上常见,但在悲剧中被弱化或改编的细节,试图挖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你提到了那本《阿提卡陶器考据札记》中的几个关键例子,并简要说明了你准备采用的图像学和比较文学分析方法。
沈教授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他身体前倾,听得非常专注。在你讲述的过程中,他甚至打断了你几次,追问某些具体陶器纹样与文本细节的对应关系,你都凭借这几天恶补的知识和之前的积累,给出了清晰的回答。
“……这个视角很独特,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很有潜力。”沈教授摩挲着下巴,显得很感兴趣,“能把视觉材料和文本材料这样结合起来,需要下不少功夫。那本《札记》里的材料,用得不错。”
“谢谢教授。”你微微松了口气,感觉后背有些汗湿。
林砚坐在旁边,一直沉默着,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你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的低气压。
沈教授又就你们两人的选题分别提了些建议,比如需要关注哪些核心文献,可能遇到的难点等等。最后,他说:“两个方向都很有想法,继续深化。具体的项目计划书,下个月提交。我很期待你们的完整方案。”
走出沈教授的办公室,阳光有些刺眼。
“看来你找到了‘外援’?”林砚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你停下脚步,看向他:“你什么意思?”
“那本《札记》,你看得懂了?”他挑眉,“还是说,有‘高人’指点?”他特意在“高人”二字上加了重音。
你想起陆学长的无私帮助,再对比林砚此刻的阴阳怪气,火气一下就上来了:“林砚,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把竞争当成耍心机的游戏。有人愿意无私帮助同学,很奇怪吗?”
林砚盯着你,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没什么温度:“李默,你还是这么天真。你以为别人帮你就是纯粹的好心?说不定,他只是想看到我和你斗得更狠,他好看戏呢?”
“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斥道。
“随你怎么说。”他收敛了笑容,眼神变得锐利,“不过,李默,别高兴得太早。意向只是意向,真正的较量,在计划书,在最后的项目成果。沈教授的项目,我绝不会让给你。”
“正好,”你毫不退让地迎上他的目光,“这话我原样奉还。”
你们站在教学楼外的林荫道上,互不相让地对视着,仿佛两头争夺领地的年轻雄狮。
5 狭路相逢
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你和林砚都开始全力以赴地撰写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图书馆、自习室、空教室……到处都能看到你们伏案疾书或者埋头书海的身影。你们像达成了某种默契,尽量避免在同一区域学习,但偶尔的“狭路相逢”总是火药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