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主?现成的流量!苏晚棠赶紧收起规则:“林博主您好!尝尝我们的胡辣汤,祖传手艺,肯定满意!”
苏老栓从后厨出来,端着刚熬的汤:“小伙子,尝尝!我这汤熬了三十年!”
林墨接过碗,先闻,再舀一勺慢慢尝。苏晚棠紧张地盯着他,等着夸“好喝”。
结果林墨皱眉:“胡椒放少了,香味不够;牛肉片老,嚼着费劲;高汤鲜味没出来,淡。总的来说——没灵魂。”
苏晚棠:“……”
苏老栓脸白了:“没灵魂?老街坊都爱喝,怎么就没灵魂了?”
“老街坊爱喝,不代表年轻人爱喝。”林墨放下勺子,推推眼镜,“现在年轻人吃美食,要味道好,还要有记忆点。你这胡辣汤,喝了就忘,怎么让人记住?”
“我们昨天做了甜口胡辣汤,小朋友都爱喝!”苏晚棠气不过。
“甜口胡辣汤?”林墨笑了,“胡辣汤的灵魂是辛辣鲜香,加糖就像奶茶加酱油,不伦不类。”
苏老栓要理论,被苏晚棠拉住。她深吸一口气:“林博主,您说怎么才有灵魂?”
林墨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气鼓鼓的苏老栓:“我帮你们改进,但得配合我拍视频,全程别干涉我的想法。”
苏晚棠犹豫了——让外人改祖传配方,爷爷肯定不同意。
果然,苏老栓反对:“不行!配方是我爹传的,改了就不是苏家胡辣汤了!”
“不改,你们这店迟早关门。”林墨语气平淡,却戳中了苏老栓的痛处。
苏老栓不说话了,手指抠着围裙。苏晚棠想了想:“我们试试,但核心配方不能动,胡椒量、高汤熬法不能改。”
“可以,我只调整细节。”林墨点头。
当天下午,林墨就“指导”苏老栓熬汤。他让牛肉片用料酒和淀粉腌十分钟,说能更嫩;汤里加一点陈皮,解腻增香;把干木耳换成鲜木耳,口感更好。
苏老栓一开始不情愿,可照做后,熬好的汤确实不一样了。林墨尝了一口:“嗯,有点灵魂了。”
苏晚棠也尝了,牛肉嫩了,汤里多了陈皮香,胡椒的辣更突出。她拉爷爷尝:“爷爷,真的更好喝!”
苏老栓半信半疑尝了口,眼睛亮了:“陈皮加得好,不抢味还香!”
林墨拿出相机,拍高汤沸腾、牛肉下锅的瞬间,还有苏老栓手里的老炒勺。苏晚棠在旁边帮忙,偶尔出镜跟爷爷互动。视频剪好,标题是《改造三十年老店胡辣汤,从“没灵魂”到“有灵魂”,只需要三步!》,发在了林墨的账号上。
苏晚棠守着手机,心里七上八下。到了晚上,视频突然爆了——播放量破十万,点赞过万,评论区全是“想去尝尝”“求地址”。
她激动得睡不着,敲爷爷的门:“爷爷,火了!咱们店火了!”
屋里传来苏老栓哽咽的声音:“好……好……多亏你,还有那林小子……”
苏晚棠笑着擦眼角。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明天客人肯定多,还有更多挑战——比如,她还没告诉爷爷,林墨想搞“胡辣汤配油条”的“灵魂搭档”。
4. 开业风波:油条煎糊了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苏晚棠就被爷爷的敲门声吵醒:“棠棠!快起来!熬汤的骨头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