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山黑水出“网红”:努尔哈赤的“创业路”
万历年间的东北,还没被“大清龙兴之地”这顶官方帽子扣上,顶多算个“边疆创业孵化园”——这里冬天能冻掉耳朵,夏天蚊子能叮穿棉袄,除了满山跑的野猪和遍地的黑土地,啥“创业资源”都没有。可就这么个地方,愣是蹦出了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创业圈顶流”——努尔哈赤
那会儿的努尔哈赤,还不是后来叱咤风云的“后金大汗”,就是个刚经历“家庭变故”的小伙子。他爷爷觉昌安、老爹塔克世,本来是帮明军打女真部落的“中间商”,结果明军打嗨了没分清敌我,把这爷俩当成敌人给误杀了。这事儿放在普通人身上,要么认怂吃哑巴亏,要么找明军拼命然后被当场反杀,可努尔哈赤不一样——他揣着爷爷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跑到部落里拍着胸脯喊:“明军杀了咱家人,咱不能忍!跟我干,以后有肉吃、有地盘抢!”
这场景,像极了现在揣着两页PPT就敢去咖啡馆找投资的愣头青,只不过人家的“启动资金”是十三副铠甲,“商业计划书”是“报仇+抢地盘”。更绝的是,还真有人信他——毕竟那会儿女真部落天天互相掐架,要么被大部落欺负,要么被明军当枪使,跟着努尔哈赤,好歹还有个“报仇”的奔头。
不过努尔哈赤可不是只会喊口号的“创业骗子”,他有两把真刷子。当时女真部落分三大块: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跟现在的“行业三巨头”似的,互相拆台、抢资源。别人搞“野蛮扩张”,今天抢这个部落的马,明天烧那个部落的帐篷,努尔哈赤偏不——他玩“部落合并套餐”,主打一个“软兼并”。
比如对付建州女真里的苏克苏浒部,他不直接开打,先找部落首领的女儿“联姻”,成了“女婿”后,天天带着礼物去串门,跟首领唠嗑:“叔,您看咱俩现在是一家人,您部落里的年轻人跟着我干,我保证他们能当小头领,以后打仗抢的东西,咱三七分!”首领一听,这买卖划算啊,既不用打仗,还能跟着分好处,直接带着整个部落“入股”努尔哈赤的队伍。
对付海西女真的哈达部,他玩“饥饿营销”。哈达部靠卖人参过日子,努尔哈赤就派手下把长白山的人参收购点全占了,然后跟哈达部首领说:“想卖人参?行,跟我结盟,我让你优先卖,价格还比别人高两成。不结盟?那你这人参就烂在山里吧。”哈达部首领看着堆成山的人参,只能乖乖“加盟”。
就这么着,努尔哈赤用“联姻+利益诱惑+资源垄断”的组合拳,花了十年时间,把建州女真的大小部落全“合并”了,从“创业小公司”变成了“建州龙头企业”。这时候他觉得“部落首领”这头衔太土了,跟他的“行业地位”不匹配——就像现在小公司老板赚了钱,要把“XX工作室”改成“XX集团”一样。
万历二十三年,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城搞了个“品牌升级发布会”,自称“淑勒贝勒”,还定了一套“公司制度”:把手下的人分成“牛录”,每个牛录300人,设个“牛录额真”当主管,既能打仗,又能种地。这相当于现在的“部门制”,既管业务(打仗),又管生产(种地),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