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城一丢,明朝才慌了——原来这个“边疆小老板”已经成了“大麻烦”。万历四十七年,明朝派杨镐当总指挥,带着二十万大军去打后金,想把这个“创业公司”彻底搞垮。结果努尔哈赤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在萨尔浒把明军打得落花流水,二十万大军死伤过半,杨镐带着残兵狼狈逃跑。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也是努尔哈赤“创业路”的关键一战。经此一役,后金从“边疆割据势力”变成了能跟明朝“掰手腕”的强大政权,而明朝则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主动进攻后金。努尔哈赤站在萨尔浒的战场上,看着满地的明军尸体,笑着对身边的人说:“现在,该轮到我们去‘拜访’明朝了。”
之后的几年,努尔哈赤带着八旗兵南征北战,先后攻占了沈阳、辽阳等重镇,把后金的“总部”从赫图阿拉迁到了沈阳,改名叫“盛京”。他还搞了“计丁授田”,把占领的土地分给八旗兵,让他们既能打仗,又能种地,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这时候的后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揣着十三副铠甲创业的小部落了,而是拥有几十万人口、几万精兵的强大政权,成了明朝真正的“心腹大患”。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带着大军攻打明朝的宁远城,没想到在这里栽了跟头。宁远守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对着后金兵一顿轰,努尔哈赤也被炮弹炸伤,只能撤兵。这是他“创业路”上第一次大败,心里又气又急,加上伤口感染,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虽然努尔哈赤没能亲眼看到清朝入关,但他用十三副铠甲起家,用几十年时间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权,为后来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他的“创业路”,充满了传奇色彩——有胆识,有谋略,会用人,懂管理,就像现在的“创业大佬”一样,只不过他的“市场”是白山黑水,“产品”是八旗兵,“目标”是推翻明朝。
而他留下的八旗制度,虽然后来成了清朝的“顽疾”,但在当时,确实是最先进的“管理制度”,把一个分散的部落联盟,打造成了一个凝聚力极强的战斗集团。从“边疆创业孵化园”里的愣头青,到“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场最精彩的“古代创业故事”,也为清朝三百年的历史,写下了第一笔浓墨重彩的篇章。
第二章 皇太极:清朝“品牌升级”总设计师
努尔哈赤一去世,后金的“继承权之争”就闹得沸沸扬扬,跟现在大公司老板突然离世,几个股东抢CEO位置一模一样。当时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有三个:努尔哈赤的二儿子代善、十四子多尔衮,还有八子皇太极。代善年纪大,手下人多,可之前因为“与继母有染”的绯闻,名声不太好;多尔衮年纪小,才十五岁,虽然有母亲阿巴亥撑腰,但资历不够;皇太极呢,论年纪不如代善,论受宠不如多尔衮,可他有个最大的优势——会“搞关系”。
他先是找到代善,跟代善说:“哥,你看你现在名声不好,就算当了大汗,其他部落首领也不服。不如你支持我,我当了大汗后,封你为‘和硕礼亲王’,以后打仗抢的东西,你先挑!”代善一听,觉得有道理,毕竟权力和利益才是最实在的,于是公开支持皇太极。然后皇太极又找了其他几个贝勒,用“封官许愿”的方式,把他们也拉到自己这边。最后,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还被皇太极以“努尔哈赤遗命”为由,逼着殉葬,多尔衮没了靠山,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太极当上了后金的“新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