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去车站,我得跟你奶奶说声再走。”周叔突然开口,声音压过了雨声。我抬头看他,他眉头还是微蹙着,目光落在前方雾蒙蒙的路口,手里不知何时又把那张车票摸了出来,指尖在“西安”两个字上反复蹭着,像是在掂量什么千斤重的东西。

到了镇上的车站,人不多,潮湿的空气里混着柴油和泡面的味道。周叔把我拉到候车椅上坐下,从帆布包里翻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块硬邦邦的馍馍,他递了一块给我:“先垫垫,路上饿。”我接过馍馍,指尖触到温热,突然想起奶奶早上蒸的米糕,眼眶又有点发涩。

他没坐,站在售票窗口旁边的柱子前,对着手里的车票发愣。我看见他掏出手机,按亮屏幕又按灭,反复好几次,最后拨通了个号码。“喂,姐,”他的声音放轻了些,“我这边……可能得晚几天回去。”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周叔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时不时瞥向我,眼神里带着点我看不懂的犹豫。“不是出啥事儿,就是……遇到个人,得帮衬一把。”他顿了顿,声音又坚定了些,“嗯,您放心,我安顿好就回。”

挂了电话,周叔走到我面前,蹲下来,平视着我:“阿栀,我跟你说个事儿。”他手里的车票被捏得发皱,“我原本买了今天去西安的票,然后转车回甘肃老家。但现在……”他指了指我,又指了指车票,“如果带你走,我就得把票退了,重新规划路线,可能会多花点时间。”

我看着他手里的车票,又想起奶奶说的“他能护你”,突然有点慌,攥着馍馍的手紧了紧:“周叔,你要是不方便……”

“不是不方便。”周叔打断我,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两颗虎牙,倒少了些刚才的严肃,“就是我老家那边,我姐还等着我回去帮着收麦子呢。但我答应了你奶奶,就得说到做到。”他把车票叠好,塞进外套内袋,“我再想想,先不急着退票,咱先回你奶奶那儿,跟她再商量商量路程。”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踏实了些。他没直接丢下我,也没敷衍奶奶的托付,只是在认真琢磨怎么平衡两边的事。雨渐渐小了,阳光透过云层,在地上洒下几块碎金似的光斑。周叔拎起我的小布包,又牵起我的手,这次他的手更暖了些:“走,咱回小院,跟你奶奶说,咱慢慢安排,不着急。”

3 南方小院的第一晚“相伴”

回小院时雨已经停了,夕阳把檐角的水珠染成橘色。奶奶坐在门槛上择菜,看见我们回来,连忙起身迎上来,目光先落在周叔脸上,又转到我攥着他衣角的手上。

“没走成?”奶奶问。周叔把我牵到屋檐下,自己则蹲在奶奶旁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纸包,里面是晒干的西北枸杞:“阿姨,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您泡水喝。我想着,阿栀刚跟我走可能不适应,先在您这儿多待一晚,明天再商量赶路的事。”

奶奶接过枸杞,眼眶又红了,拍了拍周叔的手背:“委屈你了,耽误你回家。”“不委屈,”周叔笑着摆手,“正好我也尝尝南方的饭,听说阿姨做的笋烧肉特别香。”

晚饭确实有笋烧肉,还有清炒的青菜和奶奶腌的萝卜干。周叔吃得很实在,却没忘了给我夹肉,把瘦的都挑到我碗里:“阿栀长身体,多吃点。”我小口嚼着肉,看他就着馍馍吃青菜,觉得这顿饭比平时热闹了些,连空气里的潮味都淡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