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薇舀粥的手顿了顿,没再追问。

养了几日,身子渐渐好了些。这天,林薇说想散心,让云香陪着在府里转。路过账房时,里面传来争吵声,她脚步顿了顿,示意云香别出声。

“再凑不齐五千两,苏州那批布的生意就全黄了!” 年轻男人的声音带着急意,是苏万山的独子苏明远。

“仓库里不是还有批松江布吗?先运去卖了应急不行?” 老账房的声音透着无奈。

“那匹布!” 苏明远的声音拔高了些,“上个月下雨漏了水,颜色都花了,根本卖不上价,送出去都没人要!”

林薇从窗缝里看进去,苏明远皱着眉站在桌前,桌上摊着账本,老账房在一旁搓着手,满脸愁容。

回到房间,林薇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那批滞销的松江布。忽然,她想起前几年去苏州博物馆,看过明代 “药斑布” 的展柜 —— 就是后来的蓝印花布,用靛蓝染色,印上花纹,正好能盖住布匹上的瑕疵,而且在民间很受欢迎。

第二天一早,林薇找云香要了张纸,用苏婉清那笔软乎乎的字,写下 “药斑布” 三个字,又简单画了染色的步骤:用石灰和豆粉调浆,在布上印花纹,再用靛蓝染色,最后洗掉纸浆。末尾署了 “堂妹婉清”,让云香悄悄送到苏明远的书房。

过了几日,后院突然热闹起来,传来工匠说话的声音。林薇倚在窗边看,只见几个染匠在院子里支起大缸,正往里面倒靛蓝。又过了半个月,云香提着食盒进来,脸上笑开了花:“小姐!您听说了吗?大少爷把那批没人要的布全卖出去了!而且比平常的好布还多赚了三成利!老爷高兴坏了,当着下人的面夸大少爷有本事呢!”

林薇端着茶杯的手微顿,眼底掠过一丝笑意 —— 第一步,算是走对了。

果然,傍晚时分,苏明远来了。他约莫二十出头,穿着宝蓝色锦袍,面容清秀,眼神却透着商人的精明,进门时还带着几分试探:“婉清妹妹,听说前几日你给我递了张纸条?”

林薇垂下眼,装作羞涩的样子:“只是前几日翻杂书,偶然看到有‘药斑布’的记载,想着或许能帮上兄长,就随手写了下来,没想到真有用。”

苏明远盯着她看了会儿,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东西,最后只说:“父亲让你明日晚上一起用膳。”

这是林薇穿越后第一次见苏万山。首富坐在主位上,约莫五十岁,穿着藏青色常服,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像鹰隼一样锐利,扫过来时让人忍不住绷紧神经。

“听说你近来读书很用心?” 苏万山夹了口菜,语气平淡得听不出情绪。

“只是识得几个字,不敢当伯父夸赞。” 林薇低着头,规规矩矩地回答。

正吃着饭,管家匆匆走进来,递了封信给苏万山。苏万山拆开看,脸色渐渐沉了下来,挥手让其他人都退下,只留下苏明远。林薇故意放慢脚步,走到门口时,隐约听见 “漕运受阻”“盐引兑付期” 几个字。

回到房间,林薇立刻理清了头绪。苏家主要做两样生意:布匹和盐业。明代的盐业实行 “开中法”,商人要把粮食运到边关,交给军队,才能换得盐引 —— 也就是贩盐的许可证,再拿着盐引去盐场领盐,运到各地卖。现在漕运受阻,粮食运不出去,就换不到新的盐引,而旧的盐引马上要到兑付期,要是交不出盐,就得付巨额罚款,弄不好还会被官府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