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夜里,林薇房间的烛火亮到很晚。她在纸上画着草图,把现代金融术语转换成古人能懂的说法:漕运是 “运粮的船走不了”,盐引是 “贩盐的凭证”,兑付期是 “官府要收凭证的日子”…… 想着想着,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 既然苏家缺盐引,说不定有其他商人手里有多余的盐引,却暂时用不上;或者有些商人急需盐银兑付,却拿不出粮食换。不如让他们互相 “借引”,急需的人用未来的收益做抵押,向有富余的人借盐引,事后多给些利息补偿。这本质上就是现代的回购协议,只不过把钱换成了盐引。

第二天,林薇又写了封信,把这个想法详细说清楚,让云香交给苏明远。

苏明远看了信,当即就去找苏万山。父子俩在书房里谈了很久,最后苏万山让管家来请林薇。

进了书房,苏万山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捏着那封信,眼神比上次更锐利:“这些想法,你是从哪儿看来的?”

林薇早有准备,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怯意:“侄女落水后昏迷的时候,做了个奇梦,梦见天上有仙官,用银钱当棋子,用账本当棋盘,演示了好多算账的法子,侄女醒了以后,就慢慢记起来了。”

苏万山盯着她看了半晌,没说话,最后对苏明远说:“就按这个法子试试,记住,不能让外人知道,这主意是婉清想出来的。”

盐银互换的法子果然管用。苏家不仅按时兑付了旧盐引,没交罚款,还从 “借引” 的商人那里赚了不少利息。林薇在苏家的地位也悄悄变了 —— 虽然还是不能抛头露面去管外面的生意,却能随时去书房看账本和商业文书,苏明远遇到拿不准的事,也会来问问她的意见。

日子久了,林薇发现苏家的问题比她想的还多:账面看着有钱,实际能调动的现银却很少,大部分钱都压在库存和别人欠的货款上;各个店铺的记账方式不一样,有的用 “流水账”,有的用 “收付账”,查账时很容易出纰漏,甚至有人趁机做假账;最危险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