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默默退到一旁。军国大事,不是我该参与的。

会议持续到凌晨。主战派与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国库空虚,兵力不足,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必输的战争。

大臣们散去后,萧景琰独自坐在龙椅上,手撑前额,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独。

我轻轻走过去,递上一杯参茶。

“陛下,或许有第三条路。”

他抬头,眼中布满血丝:“说。”

“北戎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据我所知,可汗与他的弟弟左贤王矛盾极深,这次南侵主要是可汗一系推动。”我展开地图,“如果我们派人暗中联络左贤王,承诺支持他夺位,条件是退兵并签订和约...”

“反间计?”萧景琰蹙眉,“风险太大,若失败,只会激怒对方。”

“所以需要双重策略。”我指向边境线,“同时调集精锐部队,不必多,但必须精,在这里——”我的手指点在一处山谷,“设伏。北戎军连胜骄躁,必轻敌冒进。打一场胜仗再谈和,筹码会多很多。”

萧景琰凝视地图,久久不语。

“需要多少兵力?”

“三万精兵,但必须是最精锐的。另外,”我深吸一口气,“我需要亲自去北疆。”

“不可能!”他断然拒绝,“太危险了!”

“反间计的成功取决于谈判者的应变能力。只有我完全了解整个战略构想。”我坚持道,“何况,一个女子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萧景琰猛地站起来:“朕不准!”

“陛下,”我直视他的眼睛,“您任命我为战略官,是因为我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最佳方案。这就是最佳方案。”

长久的对视后,他终于败下阵来。

“带上朕的暗卫队,每天传信汇报,有任何危险立即撤回。”他的声音沙哑,“这是圣旨。”

离京前夜,我向萧景琰做最后汇报。

事情谈完,我却磨蹭着不肯走。烛光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长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还有事?”他从奏折中抬头。

我鼓起勇气:“陛下,若臣成功归来,能否求个恩典?”

“想要什么?”他问,声音莫名柔软。

“现在不能说,等臣回来再讨。”我笑道,“就当是个悬念。”

其实我准备了整整十页的PPT,论证为什么他应该专宠我一人。从资源优化配置到情感效率最大化,从降低后宫管理成本到提高帝王幸福感指数...但我决定回来后再给他看。

北疆比想象中更艰苦。寒风如刀,饮食粗粝,但我成功了。

左贤王果然有野心,我带去的大量金银和承诺的支持打动了他。同时,镇北将军按计划在落雁谷设伏,重创北戎先锋部队。

可汗震怒,怀疑是左贤王泄露军情,内部矛盾彻底爆发。

三个月后,内战在北戎王庭爆发。左贤王获胜,依照约定退兵并派使者来朝求和。

胜利的消息传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