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10-03 02:20:43

1990年,青砖巷的夏天是从槐树上一声接一声的蝉鸣开始的。

苏晓蔓推着那辆二八圈的凤凰牌自行车,小心翼翼地避开巷子石板路上凸起的青苔。车把手上挂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刚从厂办图书馆借来的《飘》下册。她心里惦记着斯嘉丽最后到底有没有挽回白瑞德,脚下没留神,前轮碾过一块松动的石板,“哐当”一声,连人带车差点栽倒。

“小心!”

斜刺里伸出一只手,稳稳地扶住了即将倾倒的车把。那是一只属于年轻男人的手,指节分明,手腕上戴着一块略显陈旧的上海牌手表。

苏晓蔓抬头,撞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眼睛的主人是个高瘦的年轻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肩上挎着一个帆布工具包。他剃着清爽的平头,额角还有细密的汗珠。

“谢谢。”苏晓蔓站直身子,感觉脸上有点发烫。她认得他,是前面无线电元件厂新来的技术员,叫陈默。巷子里的阿姨们议论过他,说他大学生毕业,分到厂里,人挺老实,就是不太爱说话。

“不客气。”陈默松开手,目光掠过她车把上的书,“《飘》?你看上册了吗?”

“看了,”苏晓蔓有些惊讶,“你也看过?”

“嗯,”陈默点点头,声音不高,“上学期在学校图书馆看的。”他没说自己是熬了几个通宵,在期末考试的压力下偷偷看完的。

“你觉得……斯嘉丽能挽回他吗?”苏晓蔓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问完就后悔了,跟一个几乎陌生的男人讨论这个,似乎太唐突了。

陈默却认真地想了想,说:“白瑞德太清醒了,清醒的人一旦失望,就很难回头。”他顿了顿,补充道,“个人看法。”

这个答案让苏晓蔓微微一怔,和她那些只会说“肯定能”或者“肯定不能”的姐妹都不一样。她还想说点什么,陈默已经指了指巷子深处:“我厂里还有点活儿,先走了。”

他转身离开,帆布包侧袋里,一截银亮的天线露了出来。苏晓蔓知道,那是他自己组装的收音机,有时候傍晚,能听见他窗口传来咿咿呀呀的电台声。

那天傍晚,苏晓蔓坐在自家小院的葡萄架下,翻着《飘》的下册,脑海里却不时冒出那句“清醒的人一旦失望,就很难回头”。母亲在厨房里炒菜,滋啦啦的油声和着收音机里毛阿敏深情的《思念》,飘满了整个小院。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歌声悠扬。

苏晓蔓是市纺织厂的挡车工。她的世界原本就是车间里轰鸣的机器、上下班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以及和姐妹们讨论的确良衬衫和健美裤的时髦。陈默的出现,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荡开了一圈小小的涟漪。

再次遇见是在工人文化宫的露天电影场。那个周末放的是《庐山恋》。白色的幕布挂在两棵大树之间,下面坐满了摇着蒲扇的男男女女。苏晓蔓和几个小姐妹来得晚,只能站在后排踮着脚看。

当银幕上张瑜和郭凯敏穿着泳衣站在瀑布下,说出那句“I love my motherland”时,全场都发出善意的哄笑和低低的惊叹。苏晓蔓也看得脸颊发热,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

电影散场,人群拥挤。苏晓蔓感觉自己的辫子被人扯了一下,回头,却看见陈默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她辫梢上掉落的粉色玻璃丝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