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有点拗口,甚至有点冒险。但赌的就是他听腻了纯粹的求饶和恐惧,这点细微的差别,或许能引起他一丝微不足道的兴趣。
心理学小技巧之一:在面对自恋型或权威型人格时,适当的、区别于常人的反馈,有时能起到奇效。
萧玦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快得像是错觉。
他没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旁边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立刻躬身,然后对我低喝道:“还不快滚下去!愣着干什么!”
我如蒙大赦,赶紧磕了个头,爬起来,低着头不慌不忙退下。直到走出很远,拐过回廊,再也感觉不到那道冰冷的视线,才感觉双腿发软一把抓住旁边的柱子,大口大口地喘气,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活下来了。
(2)
我被分配去了王府最偏僻的藏书楼做洒扫。
这大概是那句“敬畏”起的效果,既没被提拔,也没被弄死,而是被发配到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
正好,我需要时间和信息来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萧玦这个一言不合就拖下去的狗王爷。
通过和几个老仆不经意的对话,以及藏在藏书楼某些杂书野史里的只言片语,我慢慢拼凑出一些关于萧玦的过去。
他并非天生如此暴戾。
十年前,老皇帝驾崩,太子年幼,外戚与权臣勾结,意图篡位。年仅十八岁的萧玦,以皇子之身,联合忠臣,发动宫变,血洗了皇城,才将小皇帝扶上宝座,自己当了摄政王。
那场宫变极其惨烈,据说一夜之间,皇宫地面的血水都没过了脚踝。
他最重要的老师,也在那场动乱中,为护他而死,就死在他面前。
自此之后,曾经的少年皇子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冷酷无情,猜忌多疑,用铁血手腕镇压所有反对声音,牢牢掌控着帝国权柄。
我靠在书架旁,默默整理着这些信息。
这剧本,太熟悉了。
这不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吗?
长期处于极端残酷的战争和权力斗争环境,目睹亲密之人死亡,自身也可能遭受严重生命威胁,这些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高度警觉、易怒、情感麻木、回避相关话题、以及……攻击性行为。
他那些暴戾残忍的行径,或许并不仅仅源于性格,更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防御机制。他用杀戮和冷漠,筑起了一座高墙,把自己内心那个可能受伤了的少年,牢牢困在了里面。
这个发现,让我对萧玦的看法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他依然危险,但某种程度上,他可能也是个……病人。
(3)
再次见到萧玦,是在一个月后。
我在藏书楼后院清理落叶,他独自一人走了进来,没有带任何随从。
似乎只是随意走走,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和阴郁,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
我慌忙跪下行礼。
他看都没看我一眼,径直走向楼内。
我松了口气,继续干活。
没过多久,楼内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像是什么东西被狠狠砸碎了。
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理智告诉我不要轻举妄动,可是知道了狗王爷的来时路,心底还是有些不忍。
不停地默念心疼男人倒霉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