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节 写字楼里的“枯萎”之境

深秋的一个周末,叶云根去杭州办事,路过钱江新城的写字楼时,被一阵熟悉的花香吸引。循着香气走去,他看到一家花店门口挂着“转让”的牌子,店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蹲在门口,把枯萎的玫瑰一朵朵扔进垃圾桶,动作机械,眼里却满是不舍。

“老板娘,这玫瑰怎么卖?”叶云根走到店门口,看到货架上的百合已经发黄,康乃馨也蔫了不少,只有角落里一盆薄荷,还带着淡淡的绿意。

女人抬起头,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都便宜卖,十块钱三朵,再卖不出去就扔了。”她叫李梅,开这家花店三年,前两年靠写字楼的白领订单,生意还不错,可今年以来,订单少了一半,房租却涨了百分之二十,只能挂出“转让”的牌子。

叶云根走进花店,一股衰败的花香扑面而来,墙上还贴着去年的促销海报——“玫瑰99朵99元”,可海报的边角已经卷起,像是很久没换过了。“为什么订单少了?”他拿起一支玫瑰,花瓣已经有点发皱,指尖一碰,就掉了一片。

“现在大家都在网上订花,便宜还送上门。”李梅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账本,翻开给叶云根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订单:“你看,上个月网上花店搞活动,玫瑰99朵才69元,比我的进货价还便宜,我根本拼不过。我也试过做外卖,可平台抽成太高,赚的钱还不够付运费,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走。”

叶云根走到窗边,看着写字楼里来来往往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手里拿着咖啡和文件,很少有人停下来看花。他想起师父说的“顺势而为”,不是跟着别人跑,是跟着需求走。“你卖的是‘花’,却没卖‘花的用’。”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叶子已经开始发黄,“秋天干燥,人容易烦躁,薄荷、薰衣草能安神;冬天冷,腊梅、水仙能让人觉得温暖。你只卖玫瑰、百合,却没根据季节、客户需求选花,就像在夏天卖棉袄,冬天卖扇子,怎么会有人买?”

李梅愣住了,手里的账本“啪”地掉在地上:“花的用?不就是好看吗?我开了三年花店,从来没想过花还能‘用’在别的地方。”

“好看是‘表’,有用是‘里’。”叶云根捡起账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着一个老客户的订单——每月订一束百合,送到写字楼的法务部。“这个客户为什么订百合?”他问道。

李梅想了想:“法务部的王姐说‘百合香能让人冷静,谈判的时候不容易吵架’。”

“这就是‘花的用’。”叶云根把账本放在桌上,“你要是能抓住客户的‘用’,就不用跟网上拼价格了。写字楼里的白领,需要的不是‘便宜的花’,是‘能缓解压力的花’;老板们需要的不是‘好看的花’,是‘能撑场面的花’。你现在的问题,是没找到自己的‘势’。”

第二节 守一斋的“应需”之策

一周后,李梅按照叶云根给的地址,找到了莫干山深处的守一斋。斋院门口的青石板上,“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晰,她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薄荷香——叶云根正在院中晒薄荷,竹匾里的薄荷叶翠绿欲滴,阳光洒在上面,像镀了一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