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特意用了“误会”和“避免矛盾激化”这种词。

显得我特别理智,特别顾全大局。

管家回了个“好的”,让我稍等。

五分钟后,他发来一个小视频文件。

视频很清晰,把我跟王姨对话的全过程都录下来了。

我的语气,我的动作,我的微笑。

王姨的蛮横,她的指责,她的叉腰。

还有我最后默默收拾地面的全过程。

一清二楚。

我把视频保存下来。

但没有立刻发到群里。

直接甩视频,打脸是够爽。

但也会彻底激化矛盾,显得我咄咄逼逼人。

教授说了,要“剥离情绪,回应事实”。

我深吸一口气,点开业主群。

那帮人还在狂欢。

我找到输入框,开始打字。

我的手很稳,一个字一个字地敲。

“各位邻居好,我是王阿姨说的那个‘环保警察’。”

“关于下午的事情,我想可能有些误会。为了不占用大家的时间,也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情况,我把当时物业的公共视频发出来,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视频里,我的态度和言辞是不是‘教训’和‘指手画脚’,相信大家有自己的判断。”

“我从来没想过要让王阿姨下不来台。我最后自己收拾了地上的垃圾,就是不希望她为难。”

“我学习的专业是环境科学,垃圾分类对我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我承认,我可能有点‘职业病’,看到了就想提醒一句,出发点绝对是好的。”

“如果我的方式让王阿姨感到不适,我在这里向您道歉。但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原则,我不会让步。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最后,我想说,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区,需要我们每个人一起维护。谢谢大家。”

我把这段文字,连同那个视频,一起发进了群里。

然后,我把手机调成静音,扔到了一边。

我知道,群里要炸了。

但那,已经不是我的战场了。

3

事实证明,视频证据是无敌的。

我那段不卑不亢的文字,加上铁证如山的视频,效果拔群。

业主群里经历了一段诡异的沉默。

然后,风向瞬间逆转。

之前帮王姨说话的几个“亲友团”集体装死,屁都不放一个。

而那些被带了节奏的业主,开始纷纷倒戈。

“看了视频,小姑娘态度挺好的啊,全程讲道理。”

“是王大妈有点太激动了吧,乱扔垃圾还有理了?”

“支持小姑娘!垃圾分类就该这样!有些人就是不自觉!”

甚至有人开始@王姨。

“王姐,这事儿是你不对,给人家小姑娘道个歉吧。”

王姨彻底没声了。

估计是没脸再出来。

这场“公开处刑”,最终以我的完胜告终。

室友陈淼抱着我的胳膊,激动得又蹦又跳。

“姜知!你太牛了!这波操作,教科书级别的!又解气又体面!”

我笑了笑,心里也松了口气。

我以为,王姨吃了这么大一个瘪,总该消停了吧。

我又错了。

我再次低估了她的战斗欲望和创造力。

她不敢在群里跟我正面刚了,就开始玩阴的。

第二天傍晚,我正戴着耳机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