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从窗外传来。
是那种最土嗨的DJ版广场舞神曲。
动次打次,动次打次。
鼓点跟锤子似的,一下一下砸在我天灵盖上。
我摘下耳机,那声音更大了。
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
我走到窗边一看。
楼下的小广场上,王姨带着她的七八个老姐妹,正随着音乐疯狂摇摆。
而那个大号的便携式音响,就放在我们这栋楼的正下方。
正对着我的窗户。
广场舞,小区特色,可以理解。
但这音量,绝对不正常。
简直就是噪音攻击。
我看了看表,晚上七点半。
还没到休息时间,报警都没用。
我关上窗户,但那穿透力极强的低音炮,依然无孔不入。
论文是别想写了。
陈淼气得在屋里骂街。
“故意的!这老太太绝对是故意的!她知道我们住这层!”
我也这么觉得。
音响摆放的位置太有针对性了。
这是赤裸裸的报复。
怎么办?
下去跟她们吵?
别逗了,我一个人,吵得过八个战斗力爆表的大妈吗?
她们一人一句“你凭什么不让我们锻炼身体”,就能把我噎死。
我再次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能用她们的方式,要用我的方式。
科学,法律。
我拿出手机,在应用商店里下载了一个“分贝测试仪”APP。
打开软件,把手机放到窗边。
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最后稳定在85分贝左右。
底下还有一行小字提示:长期处于该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我截了个图。
然后,我又打开浏览器,搜索“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很快就找到了国家规定。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夜间(22:00至次日6:00)不得超过45分贝,日间(6:00至22:00)不得超过55分贝。”
日间55分贝。
她们现在是85分贝。
严重超标。
证据确凿,法律依据也有了。
但我还是不打算直接报警。
动不动就找警察,会显得我小题大做,也容易激起更大的逆反心理。
我得先礼后兵。
我穿上外套,拿上手机,下了楼。
陈淼不放心,非要跟着我,说怕我吃亏。
我们走到小广场。
离得近了,那音乐声简直是震耳欲聋。
几个大妈跳得满面红光,汗流浃背。
王姨在队伍最前面,动作尤其夸张,看见我来了,还故意朝我投来一个挑衅的眼神。
我没理她,径直走到那个巨大的音响旁边。
我把手机屏幕对着她们,上面是实时跳动的分贝数。
红色的数字,在昏暗的灯光下格外刺眼。
我提高了音量,确保能盖过音乐声。
“各位阿姨,晚上好,锻炼身体呢!”
我脸上依然挂着标准微笑。
她们停下动作,纷纷看向我。
王姨双手叉腰,一副“你又想干嘛”的表情。
我把手机又往前递了递。
“阿姨们,咱们锻炼是好事,但这个音量,好像有点太大了。”
我点开刚刚截的图,还有搜到的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规定,我们这个区域,白天的噪音标准是不能超过55分贝的。现在这里是85分贝,已经属于噪音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