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只会做饭……这四个字,像四把淬了毒的刀,将我五年的付出与坚守,切割得支离破碎。

一直没说话的方浩,此刻慢条斯理地走了过来。他没有坐,而是居高临下地站在桌边,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夹起了一块红烧肉。

他没有立刻放进嘴里,而是像鉴赏一件物品一样,在眼前端详了片刻,然后才送入口中。

他细细地咀嚼着,脸上露出一种故作专业的、挑剔的神情。

“嗯……火候还算不错,勉强做到了入口即化。”他用餐巾擦了擦嘴,下了定论,“可惜啊,格调太低,食材、烹饪手法、摆盘,都充满了小家子气。说白了,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说完,他从西装内袋里掏出皮夹,抽出几张红色的钞票,随手丢在了桌上,像是打发一个路边的乞丐。

“这是餐费,”他轻笑一声,看着我惨白的脸,“也算是你的遣散费。以后别做饭了,你不配。”

不配。

我看着那几张沾染了红烧肉油渍的钞票,又看了看许静。她自始至终都冷漠地看着这一切,没有一丝一毫的动容,仿佛方浩羞辱的,只是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那一刻,我为她一手构建的,那个充满了爱与记忆的味觉世界,伴随着我心脏碎裂的声音,轰然崩塌。

舌根处泛起一股无法抑制的苦涩,比我尝过的任何黄连都要苦。我精心调味,算准了咸淡的菜肴,在这一刻,仿佛被全世界的泪水浸泡过,咸得让人无法下咽。

原来,盐,远不及泪咸。

2.人间烟火气

我净身出户。

没有争吵,没有质问,在方浩那句“你不配”落地之后,我心中最后一丝留恋也随之断裂。我在那份冰冷的协议书上签了字,回到卧室,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几件衣服塞进行李箱。

整个过程,许静和方浩就像两个局外人,坐在客厅里,安静地等待着这场闹剧的收场。

当我拖着行李箱,最后一次站在这个我曾称之为“家”的门口时,许静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陈默,我们……好聚好散。”

我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带上了门。门关上的那一刻,隔绝了一个世界。

深夜的街道,寒风凛冽,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城市的霓虹在我眼中变成了一团团模糊的光晕。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世界格式化的程序,所有的记忆和情感都被清空,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躯壳。

不知走了多久,双腿已经麻木,胃里也因为长时间的空腹和巨大的情绪波动,开始隐隐作痛。我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后巷,试图躲避主干道上刺骨的寒风。

巷子深处,一盏昏黄的灯光,像黑夜里的一粒萤火,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家小小的深夜食堂,店面老旧,木制的招牌上,“深夜食堂”四个字已经有些掉漆。透过蒙着一层薄薄水汽的玻璃窗,我能看到里面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佝偻着背,有些落寞地擦拭着桌子。

鬼使神差地,我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欢迎光……哎?”老板娘抬起头,看到我拖着行李箱的落魄模样,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个慈祥的微笑,“小伙子,吃饭吗?快进来坐,外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