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着头往前走,没应声。张阿姨家的儿子去年考上了南方的重点大学,每次见我都要提这事,话里话外都是 “你不如我儿子” 的意思。我知道她没坏心,只是嘴碎,但那些话听多了,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书包扔在地上,发出 “咚” 的一声。书桌上堆得像小山的复习资料,封面都被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可我看着那些公式,还是觉得陌生。我打开电脑,想搜搜 “高考最后七天怎么复习”,屏幕上却突然跳出一个弹窗,背景是深蓝色的星空,标题很奇怪:“意识共振实验招募 —— 寻找能连接‘过往’的人”。
下面的介绍写得模棱两可,只说实验是关于 “意识与文明记忆的连接”,地点在城郊的旧图书馆,参与者能获得五千块报酬。五千块,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够我买好几本最新的复习资料了,说不定还能给我妈买件新衣服 —— 她那件衬衫都穿了三年,袖口都磨破了。
我盯着屏幕看了半天,手指在鼠标上犹豫着。最近网上总有些奇奇怪怪的兼职,有的是骗押金的,有的甚至是传销,万一是骗子怎么办?可转念一想,我现在还有什么可骗的?成绩垫底,口袋里只有几十块零花钱,前途渺茫得看不见边,就算是骗子,大不了白跑一趟,就当去城郊散散心。
我按着弹窗上的联系方式加了微信,对方的头像一片漆黑,昵称是 “守夜人”。没过几分钟,对方就通过了好友申请,发来一条简短的消息:“明天晚上七点,城郊旧图书馆地下室,不要告诉任何人,准时到。” 没有多余的话,也没回答我提出的 “实验具体内容”“有没有危险” 等问题。
我关掉聊天窗口,看着桌角堆得像小山的复习资料,突然觉得很可笑。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知识点,我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可还是什么都不会。或许,这个奇怪的实验,真的能给我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哪怕只是五千块钱也好。
2 旧图书馆的蓝光
第二天晚上,我找了个 “去同学家借复习资料” 的借口溜出家门。我妈还特意给我装了一袋洗好的苹果,叮嘱我 “早点回来,路上注意安全”。我骑着我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一个手电筒和一瓶矿泉水,往城郊赶。
城郊的路比市区窄很多,路灯也少,只有偶尔路过的汽车会亮起远光灯,照亮前方的路。旧图书馆我小时候去过几次,那时候它还是个热闹的地方,周末总有很多小朋友在里面看书。后来因为新建了市图书馆,设施更全,书也更多,这里就渐渐废弃了,听说里面堆满了没人要的旧书,还常有流浪汉住进去。
七点整,我准时到了图书馆门口。昏黄的路灯照在斑驳的墙面上,墙皮掉了一大块,露出里面的红砖。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旧书特有的纸张味道,混合在一起,有点刺鼻。地下室的入口在侧面,用一块破木板挡着,木板上还贴着几张早已褪色的海报,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
我掀开木板,下面是陡峭的水泥楼梯,黑得看不见底,像个张开的黑洞。“有人吗?” 我喊了一声,声音在楼梯间里回荡,没有任何回应。我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亮了几级台阶,楼梯上积了厚厚的灰尘,每走一步都扬起一阵灰,呛得我直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