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安:“好了,该吃早餐了。今天还要去见林医生。”

林医生,林守仁,是朋友介绍的心理医生,专长儿童创伤治疗。近半年来,小哲一直在他的“遗忘诊所”接受治疗。诊所的名字总让我觉得有些怪异,但林医生解释说,意思是帮助孩子遗忘创伤,拥抱新生。

第二章:林医生的影子

遗忘诊所坐落在一栋老洋房里,环境清幽。林医生年近五十,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总是穿着熨帖的西装,说话温文尔雅,逻辑清晰,很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

“日安,陈先生。日安,小哲。”他微笑着将我们迎进诊室。诊室的布置很特别,有一面巨大的单向镜,据说方便他观察而不打扰孩子的创作。

小哲似乎对这里很熟悉,但又带着一种微妙的抗拒。他默默地走到画板前,拿起画笔,开始他每周一次的治疗性绘画。

我和林医生在另一侧的观察间坐下,透过玻璃看着小哲。

“小哲最近的情况……”我斟酌着开口,“他总是在画他妈妈,还说……能看见她。”

林医生点点头,脸上是惯有的理解与平和:“这是很典型的‘臆想同伴’现象。孩子无法承受失去母亲的巨大悲伤,于是在内心构建了一个存在的母亲形象,通过与她对话来缓解焦虑。他说妈妈‘难过’,说你‘忘了’,其实是他自己内心悲伤和恐惧的投射。”

他的解释无懈可击,符合所有教科书上的理论。我稍微安心了些。

“不过,”林医生话锋一转,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了一瞬,“他画中的细节,值得关注。你注意到吗?他画的苏晚女士,永远是背对画面的。”

我心头一凛。确实,无论是家里的画,还是在这里的画,苏晚从未露出过正脸。

“这象征着他内心对母亲最终形象的模糊,或者说,他潜意识里在回避‘母亲已死’这个正面的事实。”林医生分析道。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忍不住又想起小哲那句“你忘了”。

治疗结束时,小哲完成了一幅新画。这次背景是诊所的走廊,一个紫色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而在走廊的阴影里,他还画了一个模糊的男人轮廓。

“这是谁?”林医生温和地问小哲。

小哲低下头,玩弄着衣角,不肯回答。

林医生笑了笑,不再追问,只是摸了摸小哲的头:“画得很好。”

离开诊所时,天色已暗。我牵着儿子冰凉的小手,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小哲突然用力拉了拉我的手。

“爸爸,”他小声说,带着一丝恐惧,“我不喜欢林医生。”

“为什么?林医生是在帮你。”

“他……”小哲犹豫了一下,用更小的声音说,“他没有影子。”

我愣了一下,失笑:“傻孩子,诊室里灯光那么亮,当然看不清影子。”

“不是的!”小哲有些激动地抬起头,眼睛里噙着泪水,“我画了他的,可是……画不出来!颜料一到他站的地方,就变成透明的!妈妈说的,要小心没有影子的人!”

童言无忌,却让我后背莫名发凉。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向那栋隐在树木深处的老洋房。诊所的灯光已经熄灭,像一个沉默的巨兽,在暮色中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