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总说能看见死去的妈妈,说她很难过,因为我忘了。
心理医生说我压力太大,出现幻觉。
直到那天,我在雷雨夜亲眼看见沙发上的紫色身影。
我疯狂追问真相,儿子却哭着指向镜子:“爸爸……镜子里,为什么没有你?”
【阅读预警】:悬念迭起, 颠覆认知,结局高能,准备好你的心跳!
第一章:紫色的阴影
我又一次从那个相同的梦中惊醒。
冷汗浸湿了后背,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黑暗中,只有空调的低鸣和我粗重的喘息声。
梦里,总有一个穿着紫色裙子的女人背对我,站在一条无尽的走廊尽头,肩膀微微抽动,像是在哭泣。我想靠近,却怎么也迈不动腿,只能听着那压抑的呜咽声,直到窒息感将我推出梦境。
枕边是空的。苏晚已经离开一年了。
车祸带走了她,也带走了这个家大部分的温度。我,陈启明,一个曾经以编织悬疑故事为生的人,如今却深陷于一场无法破解的真实梦魇。白天,我是外人眼中正在慢慢恢复的悬疑小说家;夜晚,我只是一个被愧疚和思念啃噬的空壳。
起床,吞下两粒安眠药留下的副作用是整日的昏沉。我推开儿子的房门,八岁的小哲已经醒了,他坐在书桌前,背对着我,纤细的手臂正专注地移动着。
“小哲,画什么呢?”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些。
自从苏晚走后,小哲就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评估说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时间和耐心。他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疯狂地画画。
他没有回头,只是稍稍侧开了身子。
画纸上,是我们家的客厅。构图稚嫩,色彩却异常鲜明,尤其是那大片大片的、用来涂抹地毯的暗红色。而画面的中心,是一个背对画面的女人,穿着一条刺目的紫色长裙,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
和我梦里的裙子,一模一样的紫色!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小哲……这画的是谁?”我走到他身边,手轻轻放在他瘦弱的肩膀上。
小哲抬起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没有孩子的灵动,只有一种近乎透明的、直达本质的平静。他伸出小小的手指,指向客厅的方向,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
“妈妈呀。”
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客厅里空无一人,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妈妈说,”小哲继续用那种平直的语调说,“她很难过。”
我喉咙发紧:“为什么难过?”
“因为你忘了。”小哲转过头,继续用紫色的蜡笔,用力地涂抹着画中女人的裙摆,“你忘了重要的事情。”
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忘了?我忘了什么?我怎么可能忘记关于苏晚的任何事情?她的笑容,她头发的香味,她生气时微蹙的眉头……每一个细节都刻在我的骨头上。
我蹲下身,试图看进儿子的眼睛深处:“小哲,听着,妈妈已经去了很远的地方。她不会……”
“她就在那里。”小哲固执地指着客厅那张空荡荡的沙发椅,“刚才还坐在那里看着你。”
空椅子。紫色的裙子。被遗忘的重要事情。
理性告诉我,这是孩子无法接受母亲离世而产生的臆想。但内心深处,某种属于作家的、对异常细节的敏锐直觉,却悄悄抬起了头。这种寒意,比噩梦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