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灰带孤儿
我出生在编号 B-404 的过渡带,母亲叫我"逸",说这个名字像小兽脱缰,能一路跑远。灰带的天光永远像被砂纸磨过,分不清黎明还是傍晚。第一空间的星环城每四年投下一条光柱,像傲慢的探照灯,把灰带的尘埃照得无处躲藏。我十五岁生辰那天,光柱恰好扫过屋顶,母亲抬手遮额,轻声说:"那是别人的太阳,别贪心。"
第二天,她被"time cancer"带走——一种因时差累积而细胞错位的病。第二空间医院报价三万"延时效用",第三空间黑市报价三百"灰时"。我掏光口袋,只有七十二枚"残时",连母亲一个小时的痛都买不起。她最后握我的手,指甲里嵌着金属屑:"跑,别回头。"
第二章 航道局与折跃门
灰带孩子唯一的出路是"应征航道局"。报名处漂浮在垃圾海上,像银色牡蛎。考官穿纯白密封服,声音通过金属环回荡:"姓名?"我答:"林逸,无姓。"他点头,在晶板上写"S-47",从此我成了编号。
训练在失重舱完成。我们学"时间折叠公式":Δt=36/48·(1-√v/c)?。教官说:"别问公式从哪来,第一空间的设计师在喝咖啡时随手写下,你们只要背会。"夜里,我贴着舷窗看星环城,它像一枚冷亮的硬币,翻过去就能买命。
毕业那天,他们给我们植入"航时芯片",位于耳后,跳动频率与个人时区同步。我的芯片是36Hz,代表第二空间公民;若低于30,立即警报——那是第三空间的"偷渡频率"。
第三章 第一次折叠
首次任务是送"量子函"去星环-7。飞船"归雁"号只有客运巴士大,外壳却覆了七层暗物质涂料,像披黑纱的寡妇。进入折跃门前,控制台提示:"本次折叠比12:1,主观三小时,客观三十六小时,请确认意识清醒。"
我按下确认,世界瞬间被压成薄片,星光变成银线,又迅速编织成隧道。耳机里传来童谣——母亲曾用旧语哼的《月光光》,声音却像从水底升起。我意识到那是幻觉,却仍泪如雨下。折叠完成,星环城悬在前方,像被钻石雕刻的指环,而我却感觉自己正被它戴上。
第四章 星环-7 与洛
空港温度恒定在 22℃,气流带淡香,据说取自第一空间灭绝前的茉莉。我提着量子函,穿过透明长廊,脚下是旋转的第二空间,像被踩在玻璃下的旧相片。
接收人"洛"在等候。她白衣白肤,睫毛却是淡银,像落雪的松针。签收时,她的笔不写字,而在空中写光,签名闪一下就钻进晶函。她抬眼:"你来自灰带?"我愣住,耳后芯片高频警报,36Hz 几乎尖叫。她轻笑:"别紧张,我闻得到金属锈味。"
临走,她忽然说:"时间不是线,是布;布破了,针脚会记得。"我听不懂,却把这句话写进航行日志,像把一根针藏进心脏。
第五章 灰港再会
返航途中,我私自降落在 B-404 废船区。灰港像巨兽尸骸,横卧在暗土。小雨已长大,剪短的发沾着机油,眼睛却仍是孩子般黑亮。她带我穿过管道,进入"记忆回收站"。
那里堆满废弃芯片,像干涸的河床。她用细镊夹起一枚,轻触接口,空中浮现老人咳嗽的影像,仅三秒便碎成光屑。"第一空间的人死后,记忆被清洗、压缩、再出售,"她说,"我们负责擦掉他们的痛,好让他们在下一世继续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