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王大富。王大富家里条件一般,但手里应该有几千块打工攒下的积蓄。李建军找到王大富的时候,他正在自家院子里劈柴,汗流浃背的。
“大富,跟你商量个事。” 李建军把他拉到一边,“我想开网店卖茶叶,还差三千块启动资金,你能不能借我点?等赚了钱,我加倍还你。”
王大富放下斧头,擦了擦汗:“借多少?”
“三千。”
王大富皱了皱眉,三千块是他差不多半年的积蓄,但他看着李建军期待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行!我相信你!我这就去给你拿!”
他跑进屋里,没过多久,手里拿着一叠皱巴巴的钱出来,塞给李建军:“这里正好三千,你拿着用。不用急着还,等网店赚钱了再说。”
李建军心里一暖,拍了拍他的肩膀:“谢了兄弟!等咱们赚了钱,先给你换个新手机!”
解决了大部分资金,剩下的就是一些零碎的开销。李建军又找了几个关系好的同学,你五十我一百,凑了几百块,总算把启动资金凑齐了。
接下来是拍摄产品。没有相机,李建军就去镇上的照相馆租了一部数码相机,每天五十块,租了三天。他带着相机,跑到村里最好的茶园 —— 李建国打理的那片 “老茶林”。
这片茶园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茶树长得高大茂盛,每年的明前茶产量虽然不多,但品质是全村最好的。李建军让父亲摘了几斤新鲜的芽头,带回家炒制成干茶,然后开始拍照。
他没有专业的摄影棚,就在自家的堂屋,找了块白色的床单当背景,把茶叶放在竹簸箕里,趁着中午的阳光好,一点点调整角度。他记得前世做运营时,看到过很多农产品的详情页,知道客户最关心什么 —— 茶叶的外形、汤色、口感,还有茶园的环境。
所以他不仅拍了干茶的特写,还拍了茶叶冲泡后的汤色,甚至拉着父亲,拍了他在茶园采茶、炒茶的过程。他想让客户知道,他们卖的茶叶,是真正的手工炒制,来自原生态的茶山。
拍了整整三天,李建军才满意地停下来。他把照片导到电脑里 —— 那是一台老旧的台式机,还是他上大学时买的,速度慢得像蜗牛,打开个图片软件都要等半天。他用简单的修图软件,调整了亮度和对比度,然后开始制作淘宝店铺的详情页。
详情页的文案,李建军花了不少心思。他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湄潭翠芽的历史、产地、制作工艺,还有冲泡方法。他在文案里写道:“我们是湄潭核桃坝村的茶农,世代种茶。每一片茶叶,都是我们凌晨五点上山采摘,手工炒制,保证新鲜,保证口感。没有中间商,直接从茶山到你的茶杯。”
他知道,这种 “接地气” 的文案,更能打动网上的客户,尤其是那些追求原生态、纯天然的城市消费者。
店铺装修好,产品上架,交了保证金,李建军的淘宝店 “湄潭老茶林” 终于正式开张了。开张的那天,他和王大富在电脑前守了一整天,刷新了无数次页面,可订单数始终是零。
王大富有点泄气:“建军,是不是没人买啊?要不咱们还是卖给茶贩子吧?”
李建军心里也有点打鼓,但他知道,电商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新店,没有流量,没有信誉,肯定没人敢买。他安慰王大富:“别急,刚开张都这样。咱们得做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