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她心中涌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这个地方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人们要卖掉自己的影子?失去影子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最重要的是,林墨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二章:影子的价值
第二天,苏晚提前半小时到了公司。
她想更仔细地观察这个神秘的地方。
大厅里已经有几个客户在等待了。
苏晚装作路过的样子,悄悄观察着他们。
坐在角落里的是一个年轻画家,从他摆放在脚边的画具包可以看出职业。
他不停地搓着手,显然很紧张。
他的影子很特别——比普通人的影子更加生动,仿佛有自己的生命,时而扭动,时而变换形状。
"那是创造力的体现。"林墨的声音在苏晚身后响起。
"艺术家的影子总是最活跃的。"
苏晚转过身:"你怎么知道我在看他?"
"因为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好奇。"
林墨手里拿着两杯咖啡,递给苏晚一杯。
"走吧,今天我教你如何评估影子质量。"
他们来到评估室。
这是一个大约二十平米的房间,墙壁是纯白色的,没有任何装饰。
房间中央有一台看起来像医疗设备的机器,周围连接着各种复杂的仪器。
"这是影子分析仪。"林墨指着那台机器。
"它可以测量影子的密度、活跃度、情感强度等各项指标。"
苏晚围着机器转了一圈:"这些指标代表什么?"
"密度代表影子的'重量',也就是包含的信息量。活跃度反映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情感强度则显示这个人的感情有多丰富。"
林墨熟练地操作着仪器。
"综合这些数据,我们就能给影子定价。"
"价格范围是多少?"
"普通人的影子大概值五万到十万。有特殊技能的人,比如医生、教师,可以卖到十五万到二十万。艺术家和运动员的影子最贵,优质的可以达到五十万以上。"
苏晚倒吸一口凉气:"五十万?这么多钱,足够解决很多问题了。"
"是的。"林墨的表情变得严肃。
"所以总有人愿意冒这个险。"
"冒险?"苏晚抓住了关键词。
"你刚才说冒险?"
林墨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但已经来不及了。
"没什么。我们开始今天的工作吧。"
第一个客户就是那个年轻画家。
他叫张凯,二十六岁,美术学院毕业,但作品一直卖不出去。
房租、生活费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我听朋友说,这里可以......可以解决经济困难。"
张凯坐在椅子上,声音有些颤抖。
"是的。"林墨查看着电脑上的资料。
"你是画家,这很好。艺术家的影子一般都比较值钱。"
"值钱?"张凯困惑地问。"我不太明白......"
"很简单。我们收购你的影子,给你一笔钱。具体金额要看评估结果。"
张凯愣了愣:"收购影子?这听起来很荒谬。影子又不是什么实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