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一个约莫手提箱大小的金属盒子显露出来。表面布满划痕,但整体似乎还算完整。上面印着的文字已经斑驳,但还能辨认出“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紧急数据备份”等字样。还有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虽然锈蚀了,但形制还能看清。
我的呼吸变得急促。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备份?这里面会有什么?关于地球的?关于……太阳的?
恐惧和好奇像两条毒蛇,纠缠着我的理智。我知道私藏这东西的风险有多大。一旦被发现,我和小雅都会万劫不复。
但……十年了,我们像蒙着眼睛的驴子,绕着磨盘打转,只知道埋头拉磨,却从来不知道磨盘后面到底是什么。这个盒子,会不会是一个揭开真相的机会?
最终,好奇和对真相的渴望压倒了对未知风险的恐惧。我迅速脱下肮脏的外套,将金属盒子包裹起来,塞进随身携带的工具袋深处。然后,我胡乱地用煤块将挖掘点掩盖好,强作镇定,继续朝着旁边的煤壁挥动镐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剩下的工作时间变得无比漫长。每一秒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听到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或机械声,都让我心惊肉跳,生怕是黑塔或者管理会的巡逻队。工具袋里的那个金属盒子,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着我的脊背。
终于熬到结算时间,我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矿坑。回到居住舱,反锁上门,我才敢将那个冰冷的金属物体拿出来。
小雅已经睡了,呼吸微弱而不均匀。我凑到房间最昏暗的照明灯下,仔细端详着这个冒着巨大风险带回的盒子。接口是旧制的,我需要一个转换器。幸运的是,为了维修一些老旧的矿用设备,我偷偷藏着一个多功能的接口转换工具。
找出工具,我的手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微微颤抖。连接的过程并不顺利,接口锈蚀严重。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清理触点,尝试了数次。
终于,咔哒一声,连接成功了。
盒子侧面一个几乎熄灭的指示灯,微弱地闪烁起一点红光。它竟然还有残存的电量!
我赶紧拿出我那台老掉牙的、同样藏匿起来的便携式阅读器——这是旧时代的遗产,依靠微弱的太阳能充电,在如今这黑暗世界几乎是废铁,但我一直舍不得扔,偶尔用它看看以前下载的、关于太阳时代的照片和书籍,慰藉小雅。我将其与转换器连接。
阅读器的屏幕闪烁了几下,竟然真的读取到了数据!
没有复杂的加密,或许是在地下埋藏太久,或许本就是紧急状态下使用的开放数据。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文件夹列表。文件名大多是关于地质构造、气候历史、能源分布的技术报告。
我的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滑动,心跳如鼓。突然,一个文件名吸引了我的注意:“项目代号:赝日 - 可行性分析及能源需求评估(绝密)”。
“赝日”…… 这听起来就像是“光耀”计划的内部代号!
我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文件。
开篇是大量晦涩的技术术语和图表,我看得似懂非懂。但越往后翻,一些关键的段落和结论,像一把把冰冷的匕首,刺穿了我十年来的认知。
“……基于量子纠缠能核聚变原理,‘赝日’装置一旦激活,其能量来源本质上是自我维持的,通过抽取背景时空中的零点能实现近乎无限的输出……对传统化石燃料的需求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