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羽褐趴在蕨类植物里,喘了好一会儿气,羽毛都被汗水打湿了。她得赶紧回去,不知道雏鸟们怎么样了。她小心翼翼地从蕨类植物里钻出来,沿着刚才跑过的痕迹往回走,走几步就停下来听一听,生怕鹰隼还在附近。

回到巢边时,她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雏鸟们都在,缩成一团,正小声“唧唧”叫着,大概是吓坏了。绒栗站在巢口,小脑袋转来转去,看见羽褐回来,立刻“唧唧”叫着扑过来。羽褐赶紧把它们拢到翅膀下,啄了些草籽喂给它们,喉咙里发出安慰的“咕咕”声。

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鹰隼既然发现了这片竹林,肯定还会回来。她必须尽快带着雏鸟们离开这里,去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比如山那边的稻田,稻田里有很多稻茬,还有水渠,容易躲起来。但从竹林到稻田,要经过一条溪流,还有一片开阔的草地,对雏鸟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几天,羽褐一边找食喂雏鸟,一边教它们更多的生存技能。她教它们识别有毒的蘑菇——那些颜色鲜艳的,绝对不能碰;教它们在听到动静时,立刻躲到落叶下或石头后面;教它们跟着她跑,不能掉队。雏鸟们学得很快,尤其是绒栗,每次羽褐发出指令,它都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绒灰还是很胆小,每次一有动静就往羽褐身后躲,但跑得越来越快,已经能跟上其他兄弟姐妹了。绒白最小,有时候会掉队,羽褐就会停下来等它,用喙轻轻啄它的背,鼓励它快点跑。

第五天的时候,雏鸟们已经能跑得很稳了,羽褐决定——今天就离开这片竹林,去稻田!

2 溪流的考验

清晨的露水还没干,羽褐就叫醒了雏鸟们。她先发出一声短促的“咕咕”声,这是“准备出发”的信号。雏鸟们立刻醒过来,抖了抖身上的绒羽,围到她身边。绒栗站在最前面,小脑袋抬得高高的,像个小哨兵。

羽褐带着它们,沿着竹林边缘往山那边走。她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听周围的动静。还好,一路上很安静,只有露珠从竹叶上掉下来的声音,还有雏鸟们“唧唧”的叫声。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了一条溪流,溪水不宽,但水流很急,溪底是光滑的鹅卵石。羽褐知道,这是去稻田的必经之路,必须蹚过去。她先走到溪边,试探着踩了踩溪水——不深,刚到她的小腿,但水流很急,雏鸟们可能会被冲走。

她回头看了看雏鸟们,它们正站在溪边,看着湍急的溪水,有些害怕。绒灰往后退了退,“唧唧”叫着,像是在说“好怕”。羽褐走到绒灰身边,用喙轻轻碰了碰它的头,发出“咕咕”的安慰声,然后又走到溪边,示范着蹚了几步,再回来。

绒栗最先明白了,它跟着羽褐走到溪边,小心翼翼地把脚伸进水里,立刻被水流冲得晃了一下,赶紧往回退。羽褐赶紧过去,用身体挡住水流,让绒栗从她的身边蹚过去。绒栗这次胆子大了些,跟着羽褐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蹚到了溪中间。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唳鸣”——鹰隼!羽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回头看,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黑影,正朝着这边飞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