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林薇知道,这些小手工业只是积累原始资本的手段。她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工业。她通过手机了解到现在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但也是工业体系初步建立的时期,很多基础工业产品极度短缺。她开始有目的地收集资料,绘制一些简单的机械图纸,比如改良的水泵、小型发电机、甚至……更复杂的东西的初步构想。她的秘密窑洞里,零件和书籍越来越多。

这天晚上,林薇正在油灯下(她早买了台灯,但对外还是用油灯)研究一份关于小型水轮机发电的资料,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不是订单通知,而是一条从未出现过的、格式严肃的提示框,红色字体格外刺眼:

【通知:国家相关单位已监测到异常物资流动序列,溯源分析指向你所在区域。同志,如你收到此信息,请立即通过本通道汇报你的具体位置及情况。重复,请立即汇报!】

林薇的心猛地一跳,随即又缓缓落回实处。她盯着那行字,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该来的,终于来了。

她并没有感到多少恐惧,反而有一种“靴子落地”的释然。单打独斗,小富即安,从来不是她的目标。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想真正做点事情,实现更大的图景,借助国家的力量是必然的选择。她之前那些看似冒险的举动,何尝不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和投石问路?她展现出的农业、医疗甚至初步的工业技术,就是她的投名状。

只是,她没想到国家的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超越时代。这条直接发送到她手机上的信息,本身就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意味。

她拿起手机,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悬停片刻,没有立即回复。而是退出提示框,熟练地打开一个绘图软件。里面存放着她这段时间凭借记忆和手机资料库绘制的几张草图,其中一张,线条复杂,标注密集,赫然是某种大型船舶的舰岛部分结构示意图,带有明显的现代航母特征。

林薇的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弧度,那笑容里带着冷静、自信,甚至有一丝挑衅。她轻声自语,仿佛在掂量着手中筹码的分量:

“汇报位置?当然可以。不过,在汇报之前……得先谈谈价钱。”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手机屏幕上那条红色的信息,眼神锐利。

“比如,这份航母的初步设计构想,能换来什么样的‘合作’条件?”

林薇没有立刻回复那条信息。

她关掉手机屏幕,土窑洞里只剩下油灯如豆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她沉思的剪影。心跳已经平复,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占据上风。对方能精准地将信息发送到她的手机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的“异常”早已在监控之下,甚至可能她利用手机下单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某种未知的注视中。

这不是敌意,至少不完全是。那条信息的措辞是“同志”,是“汇报”,带着一种体制内特有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他们找上门来了,不是荷枪实弹的抓捕,而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带着审视的“接触”。

直接回复“我在靠山屯”,然后坐等未知的命运?那不是林薇的风格。她必须掌握主动权,至少是谈判的筹码。

接下来的三天,靠山屯一切如常。春耕进入关键时期,林薇依旧忙碌在田间地头,指导浸种、间作,甚至开始小范围推广她“琢磨”出来的堆肥技术。她给赵会计的老娘换了药,伤口愈合得很好。她组织妇女们编制的草帽因为样式新颖、结实耐用,在黑市上又小赚了一笔。她表现得和过去几个月没有任何不同,甚至更加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