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们沿着溪走,果然看到一处废墟,几根朽木搭成的架子。

“就这里吧。”我说。

4 桃源初现

我把最后一把茅草铺在屋顶上。棚子很矮,勉强能挡风遮雨。

弟弟和李老汉在清理棚子前的空地。李老汉用捡来的石头垒灶台,手艺娴熟。

“得再找些人。”李老汉直起腰,捶捶背,“就我们三个,守不住这地方。”

我看向谷口。夕阳把山壁染成橘红色。

“明天我出去看看。”我说。

第二天一早,我留下弟弟和李老汉,独自出谷。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眼睛搜寻着任何活动的迹象。

快到中午时,我看到远处有烟。我小心地靠近,是一个简易营地,三四个人围坐在火堆旁。都是老人,衣衫褴褛。

我走过去,他们警惕地抬起头。

“我有吃的。”我说,从布袋里掏出几块烤熟的块茎。

他们的眼睛亮了。一个老婆婆颤巍巍地伸出手。“姑娘……”

我把块茎分给他们。他们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跟我走吧。”等他们吃完,我说,“有个地方,有水源,能安身。”

他们互相看了看。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头问:“安全吗?”

“比这里安全。”我说。

他们收拾起少得可怜的家当,跟着我走。回到山谷时,太阳已经西斜。

李老汉和弟弟迎上来。弟弟看到我,跑过来拉住我的手。

“这是孙婆婆,赵爷爷,钱爷爷。”我向李老汉介绍新来的人。

大家互相点头,眼神里都是疲惫,也有了一丝光亮。

晚上,我们围坐在火堆旁。我把最后一点块茎分给大家煮汤。溪水煮的汤,有股土腥味,但没人抱怨。

“得给这地方起个名。”李老汉说。

孙婆婆眯着眼看四周的山壁。“像个罐子。”

“叫桃源谷吧。”我说。

大家沉默了一会。

“好。”赵爷爷点头,“是个念想。”

第二天,我们开始干活。李老汉带着男人们加固棚子,孙婆婆和我去溪边洗刷。水很凉。

我发现溪边有些野薄荷,揪了几片叶子,揉碎了闻,清香提神。我递给孙婆婆一片。“嚼嚼,舒服点。”

她接过去,放进嘴里,眉头舒展开些。“这味儿好。”

中午,我借口找吃的,进入空间。昨晚种下的块茎已经发芽,嫩绿的苗破土而出。我浇了点泉水,退出空间。

回到溪边,我拔起一株野薄荷,根上带着泥。“这个能种。”

孙婆婆看着我。“种这干啥?”

“有用。”我说。

我们在棚子旁边开出一小片地,把薄荷种下去。我偷偷浇了点空间里的水。

下午,我又出去了一趟,带回两个饿得走不动路的中年人。是一对兄妹,姓周。

谷里有了七个人。棚子住不下,李老汉指挥大家砍树枝,搭草棚。他手巧,打的结结实实。

晚上,我们有了两个棚子。男人们住一个,女人和孩子住一个。我和弟弟、孙婆婆住一起。

躺在草铺上,能透过屋顶的缝隙看到星星。弟弟挨着我,呼吸均匀。

孙婆婆在黑暗里说:“苏姑娘,谢谢你。”

我没说话,拍了拍她的手。

5 谷中生机

周家兄妹在开垦溪边的地。哥哥周大山力气大,用削尖的木棍撬土。妹妹周小云跟在后头,把土块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