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屿紧张地攥着裤子口袋,刚想解释团队资金有限,没办法做大规模调研,沈屹却又开口了:“不过方向没问题,星瀚可以投。但我有个条件——我要进你们的项目组,参与核心决策。”

这句话像道惊雷,炸得周屿半天没反应过来。他原本以为能拿到投资就已经是万幸,没想到沈屹会亲自下场。直到走出星瀚资本的大楼,阳光照在脸上,他才敢相信这不是梦,掏出手机给团队成员发消息时,指尖还在发颤。

接下来的半年,周屿和沈屹几乎天天见面。

他们会在会议室里为了一个功能模块争论到深夜。周屿坚持要增加“家属远程查看”功能,觉得这样能提高用户粘性;沈屹却认为现阶段应该聚焦核心需求,避免功能冗余。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沈屹妥协:“可以做,但要控制开发成本,优先保证核心算法的稳定性。”

加班到凌晨时,他们会去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分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关东煮。沈屹总会把最后一颗鱼丸夹到周屿碗里,说自己不爱吃;周屿也会记得沈屹喝咖啡要加两勺糖,下次带早餐时,会提前在保温杯里泡好,悄悄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周屿渐渐发现,沈屹不像外界传的那样冷漠。他会在周屿感冒时,默默把退烧药和温水放在他桌上,附带一张写着“记得吃药”的便签;会在团队成员出错、投资方质疑周屿时,不动声色地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决策是我和周屿一起做的,责任我来担”;甚至会在周屿熬夜改方案趴在桌上睡着时,轻轻把自己的西装外套披在他身上,再调暗办公室的灯光,怕强光刺到他的眼睛。

“你为什么对我们项目这么上心?”有次加班到凌晨两点,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周屿看着沈屹认真修改PPT的侧脸,忍不住问。窗外的月光落在沈屹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竟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柔和。

沈屹的手指顿了顿,屏幕的光映在他眼里,像落了片星光。“因为你的团队有冲劲,”他抬头看向周屿,嘴角勾出一点浅淡的笑意,“也因为……我相信你。”

周屿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文件,却感觉耳朵在发烫。

他开始期待每天和沈屹见面,会提前十分钟到办公室,只为了和沈屹在电梯里多待一会儿;会在讨论项目时,偷偷盯着沈屹的侧脸看,看他认真时微微皱起的眉头,看他笑时眼角的细纹;甚至会在出租屋里养一盆龟背竹,说要和沈屹办公室的那盆“认亲”,每次浇水时,都会想起沈屹温柔的眼神。

这种暧昧像藤蔓一样悄悄滋长,却没人敢先捅破那层窗户纸。

他们会在周末约着去看艺术展,却说是“顺便讨论项目的视觉设计方向”;会在跨年时一起在外滩等烟花,冻得手脚发麻,却还是笑着说“刚好都没别的安排”;沈屹去北京出差,会每天给周屿发当地的风景照——故宫的雪、胡同里的猫、深夜的路灯,周屿也会秒回,从早安聊到晚安,分享团队的进展,吐槽难缠的客户,却从不说一句越界的话。

有次周屿的电脑坏了,里面存着项目的核心数据。他急得团团转,沈屹知道后,特意开车来接他,把他带到自己常去的维修点。等待的时候,两人坐在车里,没什么话,却也不觉得尴尬。沈屹打开音乐,舒缓的钢琴曲流淌在车厢里,周屿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突然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