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来,周屿和沈屹只是朋友,兄弟。
所以在沈屹为周屿拒绝联姻对象的时候,大家都很吃惊。
直到后来被爆出他们的结婚证,大家才明白过来。
1
周屿第一次见到沈屹,是在2021年上海深秋的创投峰会。
那天他起得早,天还没亮透就从郊区的出租屋出发,换乘三趟地铁才赶到陆家嘴的国际会议中心。深灰西装是去年面试时买的,洗过几次后领口有些发皱,他攥着卷边的项目计划书,指尖因为紧张沁出细汗——这是他带着团队熬了三个通宵改出的版本,也是他们的智能医疗项目能否拿到融资的最后机会。
会场里人潮涌动,西装革履的投资人与创业者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和焦虑的气息。周屿找了半天打印区,刚看到“打印处”的指示牌,转身时没注意身后的人,径直撞了上去。
“哗啦——”
深褐色的咖啡泼洒出来,大半都落在对方洁白的衬衫上,像幅突然失控的泼墨画。周屿瞬间慌了神,忙从背包里翻出纸巾,手忙脚乱地递过去,声音都在发颤:“对不起!对不起!我帮您擦,或者我赔您一件新的……”
“没关系。”
对方的声音比想象中温和,没有丝毫怒意。周屿抬头,撞进一双沉静的眼睛里——男人个子很高,穿着剪裁合体的黑色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计划书上,带着几分探究。
“智能医疗?”男人接过纸巾,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衬衫上的污渍,指尖擦过周屿的指腹时,带着点微凉的温度。
“是、是的!”周屿下意识挺直脊背,像学生面对考官,“针对慢性病患者的远程监测系统,我们团队在算法上有突破,能实时分析用户的心率、血压数据,还能自动生成健康报告……就是目前还在找天使轮。”他越说越没底气,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男人点点头,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烫金的“星瀚集团”四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下方印着“沈屹”两个字,职务是“合伙人”。
“明天上午十点,来星瀚集团找我。”沈屹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把你们的市场调研数据和算法模型再整理一遍,我要看详细的。”
周屿捏着那张薄薄的名片,看着沈屹转身离开的背影,心脏还在砰砰直跳。他后来才从同行嘴里听说,沈屹是星瀚资本最年轻的合伙人,经手的项目从没有失手过,圈内人都叫他“金手指”;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是沪上老牌企业沈家的独子,只是极少对外提及家世,全靠自己的能力在创投圈站稳了脚跟。
第二天,周屿提前半小时到了星瀚资本楼下。他对着玻璃门反复整理领带,又把项目计划书翻了三遍,确认没有错别字,才深吸一口气走进电梯。
沈屹的办公室在28楼,落地窗外能看到黄浦江的晨雾,江面上的游轮像小点一样缓缓移动。书桌上摆着一盆长势极好的龟背竹,叶片上还沾着水珠,旁边堆着几本厚厚的行业报告,角落里的咖啡机正冒着热气。
“坐。”沈屹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手里拿着周屿昨天递过去的计划书,上面已经用红笔圈出了几处重点,“算法模型逻辑清晰,但市场验证数据太少,用户画像也不够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