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相声课上的“意外搭档”
相声鉴赏课第一次分组,老师让自由组队。
我正琢磨找个能接梗的,就见沈京辞端着保温杯走过来:“林津乐,跟我一组呗?我还想听听天津人怎么说相声。”
我挑眉:“您行吗?别到时候忘词儿,给咱北京爷们儿丢脸。”
他把保温杯往桌上一放,京腔儿特硬气:“您别小瞧人,我打小听我爷爷说快板,好歹算半个‘圈内人’。”
排练时,我刚抖完一个天津话的包袱,他接得还挺溜,就是偶尔会把“嘛呢”说成“干嘛呢”。
我纠正他:“您这发音不对,得带点儿拐弯儿的调儿,跟吃了糖似的。”
他试了半天,最后自己笑了:“得,还是您来主导,我当捧哏的得了,省得给您拖后腿。”
08. 深秋的“暖气之争”
十月底北京开始冷,宿舍里讨论要不要开暖气。
我裹着厚外套,搓着手说:“开啊!咱天津这时候早就有暖气了,冻得我手都僵了。”
沈京辞却把窗户开了条缝:“您这也太不禁冻了,北京深秋就得开窗透透气,不然屋里闷得慌。”
我赶紧把窗户关上:“您这是想冻感冒啊?我妈说了,深秋就得保暖,不然老了容易腿疼。”
他无奈地看着我:“得,听您的,开暖气。不过您可别半夜热得踢被子,到时候又赖我。”
结果当天晚上,我还真热得把被子蹬了,早上醒来就见沈京辞拿着我的外套,笑着说:“林津乐,您这记性,跟我家隔壁的老奶奶似的。”
我脸一红,抢过外套:“您少废话,还不是因为暖气开太足了!”
09. 社团聚餐的“酒桌真言”
社团聚餐选在学校附近的小酒馆,几杯啤酒下肚,我话就多了起来。
拿着酒杯凑到沈京辞旁边,我用天津话叨叨:“跟您说,打从报道那天见着您,我就觉得……您盘核桃的样儿特逗。”
他也喝红了脸,手里还捏着个空酒杯转,京腔儿软了不少:“您才逗呢,第一次见您,满箱子麻花,我还以为您是来摆摊的。”
我笑出了声,酒劲儿上来胆子也大了,戳了戳他胳膊:“沈京辞,您说……咱俩这算哥们儿,还是算别的啊?”
他愣了一下,酒杯停在半空,半天没说话。
10. 路灯下的“心跳告白”
散场后,我跟沈京辞沿着学校的小路往回走,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
我借着酒劲儿,又把刚才的话问了一遍:“您倒是说啊,咱俩到底算啥?”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我,眼睛亮得吓人,声音也低了不少:“林津乐,您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我心跳得飞快,嘴里还硬撑:“我……我就是问问,您不说就算了。”
没等我转身,他突然拉住我的手腕,京腔儿里带着点颤音:“算我喜欢您,成吗?打从相声课跟您搭档,我就……就没把您当普通哥们儿。”
我脑子“嗡”的一声,酒劲儿瞬间醒了一半,半天憋出一句天津话:“您……您没喝多吧?说瞎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