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章:完美教师的背面

周桂芳,六十五岁,退休前是市重点红星小学的教导主任,曾荣获过“市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职业生涯履历。住在城东一个不算新但管理不错的小区,儿子是IT工程师,收入颇丰,家庭条件优越。

我开始从外围入手。先是走访了红星小学的一些老教师。提起周桂芳,大多数人的评价是“严谨”、“认真”、“要求高”,但言辞间总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保留。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校长,在茶余饭后闲聊时,无意中提了一嘴:“周主任啊,能力是强,就是……太要强了。当年带毕业班,升学率压得紧,对学生和年轻老师都狠得很。”

“狠”这个字,用在一位小学教师身上,显得有些扎眼。我顺着这条线往下挖。

通过一些渠道,我联系上了几位周桂芳曾经的学生,如今他们都已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起初,回忆多是泛泛之谈,关于教学的严格。直到我找到一位名叫李静的女性。她现在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谈起周老师,她沉默了很久。

“陆先生,有些事,过去太久了。”李静搅拌着咖啡,眼神复杂,“周老师……她确实教给我们很多知识。但我记得最深的是,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我数学考了98分,全班第二。她当着全班的面,把我叫到讲台上,说‘李静,你本来可以考一百分的,就是因为你骄傲自满,粗心大意!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李静苦笑了一下:“那时候小,那句话像钉子一样扎在心里。很多年我都觉得自己不行,直到工作后才慢慢摆脱那种阴影。后来同学聚会,聊起来,才发现不止我一个。她对成绩好的学生和颜悦色,对稍微差一点的,或者家境不好的,言语上的打击……很难听。我们私下里叫她‘冷面阎王’。”

言语暴力。这似乎符合林薇描述的“高高在上”和“把别人当蝼蚁”。但这还不够,这些陈年旧事,最多算是教育方式不当,构不成林薇想要的“惩治”。

我转而调查周桂芳的家庭和邻里关系。通过几天的蹲守和观察,我发现周桂芳退休后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去公园练太极,然后买菜回家,下午偶尔和几个老姐妹喝茶,晚上很少出门。她看上去确实有种知识分子的清高,与人交往保持着距离感。她的丈夫,一位沉默寡言的退休工程师,似乎对她言听计从。

然而,在与小区里一些喜欢聚在一起闲聊的老人“偶遇”并攀谈后,我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周老师啊,学问是有的,就是……”一个胖胖的大妈压低声音,“有点瞧不起人。上次我家孙子和她外孙玩闹,不小心碰了一下,她赶紧把她外孙拉过去,好像我们孩子身上有细菌似的。”

另一个大爷撇撇嘴:“她家那个儿媳妇,才可怜哦。经常看到她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菜,后面跟着甩手的老两口。有次下大雨,那姑娘浑身湿透抱着几袋东西,周老师自己打着伞,一点没帮忙的意思。唉,说是教师,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拼凑出一个更为立体的周桂芳形象:一个将控制欲和优越感融入骨子里的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她对林薇的苛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她性格使然。但,这仍然停留在道德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