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获得的信息碎片指向了一个更庞大、更专业的实验背景,但代价是,猎手已经睁开了眼睛。游戏的性质变了,他从一个需要寻找谜底的参与者,变成了一个需要同时躲避追捕的逃亡者。

5、

陈默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那个如影随形的注视感,比任何明确的威胁都更令人窒息。对方已经从数据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站到了他的现实里。

他意识到,单纯的躲藏和调查已经不够了。对方在暗处,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他必须做点什么,打破这种单向透明的局面,哪怕只是溅起一点水花,也要看看涟漪会指向何方。

“诺禾生物”与“行为模式分析”这个线索,像一星微弱的火苗在他脑中闪烁。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庞大的实验,那么他这个“样本”的异常举动,理应会引起观察者的记录和反应。他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一个冒险的计划逐渐成形。他不再去触碰“深蓝”或“诺禾”的敏感信息,而是开始刻意地、反常地行动。他连续两天在白天长时间外出,却只是在市图书馆、公共公园等开阔场所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偶尔会突然改变行程,跳上随机的公交车。

他的目光看似放空,实则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他在试图用自己作饵,勾出那个跟踪者,至少,要确认对方的存在和方式。有一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假装睡着,眼睑却留着一道细缝。远处,一个始终在看报纸的男人身影,似乎过于静止了。

第三天,他采取了更直接的行动。他走进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利用密集的人流快速穿梭,然后突然闪进一个监控死角——消防通道的楼梯间。他屏住呼吸,紧贴着墙壁。

脚步声。很轻,但确实在靠近。

一个人影出现在通道入口,略显迟疑地向内张望。不是公园里那个看报纸的人,而是另一个穿着普通夹克、面容毫无特点的男人。就在对方目光即将扫到他的瞬间,陈默猛地推开了另一侧通往停车场的大门,迅速混入车流消失。

他成功了。他确认了跟踪者的存在,并且短暂地摆脱了对方。但这并没有带来丝毫轻松,反而验证了最坏的猜想:他确实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对方可能是一个团队。

当晚,他回到家,一种冰冷的决心取代了恐惧。被动承受的阶段结束了。他需要更主动,更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去撬动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系统。他打开电脑,不再搜索外部信息,而是开始整理自己从始至终的经历,试图从中找出那个可能被忽略的、属于“游戏规则”本身的漏洞。

6、

确认被监视没有让陈默崩溃,反而像一剂清醒针。恐惧依旧存在,但它被圈定在了一个明确的范围内——他知道了危险的具体形态。现在,问题从“如何躲避”变成了“如何利用”。

他回想起整个经历里最不合逻辑的一点:那笔钱。对方如此大费周章,绝不仅仅是为了观察。这一百万,除了是诱饵和测试工具,是否也可能是……游戏的一部分?甚至是唯一的“合法武器”?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清晰。他不再试图寻找“诺禾生物”或“深蓝”的幕后黑手,那如同徒手挖掘山体。他要做的是,在山体内部引发一次小小的定向爆破,看看裂缝会出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