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4:专业打脸与遗产反转

嘉德拍卖行最大的内部评审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公司的资深鉴定师、管理层以及法务人员。

陆沉舟和他父亲坐在对面,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眼神像是淬了毒的刀子,死死盯着站在投影幕布前的苏凝。

赵倩和其他几个平时对苏凝不服气的同事,则坐在角落,脸上带着或明或暗的幸灾乐祸,等着看这个“空降兵”如何收场。

苏凝站在众人面前,脸色因为连日的压力和此刻的紧张而显得有些苍白,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她深吸一口气,操控着电脑,将《秋山访友图》的高清扫描件细节一帧帧放大在巨大的幕布上。

“各位前辈,领导,”她的声音起初略带一丝沙哑,但很快变得清晰、沉稳,带着一种基于扎实学识的自信,“判断一幅古画的真伪,需要综合多个维度。关于陆家提供的这幅《秋山访友图》,我的赝品结论基于以下几点,请大家共同审视。”

她首先指向画心材质:“请看画绢的微观结构。通过高倍放大,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其经纬线的交织方式、密度,与经过权威机构检测认定的明代中晚期官造绢帛标准样本存在细微但关键的差异。这种织法,更符合晚清至民国初期仿古绢的特征。这是疑点一。”

接着,她切换画面,聚焦墨色和颜料:“其二,我们看墨色和矿物颜料的呈现。真品古画历经数百年,墨色沉入纸绢肌理,宝光内蕴,层次感自然。而此画,在此处山石的渲染部位,墨色的晕染效果过于‘浮’,边缘过于清晰,带有近代化学合成墨才可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