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何处来的朽尸,气息浑浊,还不速速退去!”

朽尸?说我?我低头看了看自己。我的皮肤是死寂的灰白色,上面布满了龟裂的纹路,像是干旱的土地。左边脸颊有一块不小的缺损,露出了里面暗色的颧骨,但并不流脓,只是显得干枯。衣服破烂不堪,勉强挂在身上。除了行动不便和明显的残缺,我自觉……还算整洁。至少没有她说的那么“浑浊”。

我尝试集中精神,将散乱的念头汇聚起来:“你……跳……什么?”

她似乎被我这过于直白的问题噎住了,沉默了好几秒,那冰冷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无奈:“吾乃修行中之僵尸,吸月华以固本源。汝这等蒙昧尸身,灵智未开,只知凭本能苟活,自然不解玄妙。”

僵尸?月华?修行?这些词汇对我来说过于深奥。但我捕捉到了“蒙昧”这个词。我不太高兴。尽管我反应慢,但我有自己的意识。

“我……有意识。”我努力让脑海中的回应清晰些,“我……会找吃的。还会……避开危险。”这大概是我能列举出的、证明我并非完全“蒙昧”的证据了。

她“哼”了一声,那声音直接震得我脑仁微微发麻:“觅食避险,禽兽之能。吾辈所求,乃是超脱生死轮回,成就尸仙大道。瞧汝这残缺凋零、气息灰败的模样,与那路边的顽石何异?”

我下意识地想抬手摸摸自己缺损的脸颊,但忍住了。她的指责让我有点……自卑。

“你……额头上……纸,奇怪。”我试图转移话题,也指出她的不同寻常之处。

她明显僵了一下,额头的符纸无风自动,轻轻飘拂。“此乃师尊所赐护身灵符!蕴含无上法力!汝这朽尸懂得什么!”她的脑内音调拔高了,带着被触犯的愠怒。

“哦。”我老实了。看来那纸很重要。我不再纠缠这个,转而问道:“你……名字?”

她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权衡是否该对一个“朽尸”透露名讳。最终,那冷冰冰的声音还是响起了:“吾名,姜诗。言字旁加一寺庙之诗。”

“姜……诗。”我笨拙地重复,舌头有点打结。“我……烂强。”这是我有意识后,给自己起的名字,我觉得很写实。

“烂强……”她重复了一遍,语气里的嫌弃简直要凝成实质,“真是……名如其尸。”

那晚之后,我游荡的重心便不自觉地向汽车坟场偏移。姜诗每晚都会出现,在月光下重复她那奇特的跳跃,吸收所谓的“月华”。我则大多躲在阴影里,一边机械地翻找着可能存在的“食物”,一边偷偷观察她。

我们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大部分时间,她嫌弃我“气息浑浊”、“灵智低下”,用她那套“尸仙大道”的理论对我进行精神层面的压制。而我,则用我有限的认知和直白的发言,时常让她那古井无波的僵尸心态泛起涟漪。

比如,她会严肃地讲解“气贯尸脉”时,我会问她:“气……能当饭吃吗?”然后看着她额头的符纸可疑地抖动几下。

又比如,我会把我找到的、自以为珍贵的半截风干蜥蜴递给她:“给你……吃。”换来她一声无声的(仅限于脑内)尖叫和接连几晚的不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