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找代购理论,她却说“中古品难免有瑕疵,售出不退”。联盟管理员也帮着代购说话,说我“太挑剔”。我这才知道,这个联盟根本就是个“骗局窝点”,代购和管理员串通一气,专门把问题货卖给新加入的商家。有个杭州的经销商比我更惨,花150万买了批“海关罚没品”,全是高仿货,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正品货源的另一大难题是“搭售”。2023年,我好不容易和一家劳力士授权店搭上关系,想拿几只热门的白钢迪。店长说:“要拿白钢迪可以,必须搭售25万的帝舵腕表。”我一算,白钢迪的进货成本7.8万,加上搭售的25万帝舵,总成本32.8万,就算溢价卖23万,也赚不了多少 。可我又舍不得放弃,只能咬牙答应。

那些搭售的帝舵腕表成了新的库存,挂了大半年都卖不掉,最后只能以6折出货。更气人的是,我后来发现,店长把最好卖的白钢迪以零售价卖给了自己的亲戚,再让亲戚加价卖给表商,赚的差价全进了自己口袋。我找品牌方投诉,却因为没有证据,只能吃哑巴亏。

在货源的“灰色迷宫”里摸爬了两年,我总结出一个规律:越是宣称“低价正品”“原厂渠道”的货源,越可能是陷阱。那些所谓的“海关罚没品”“代工厂尾货”,99%都是高仿;而正品代购里,又混着大量“转移代购”,拿着别人的图片加价卖,根本没有现货 。到最后我才明白,奢侈品行业根本没有“捷径”,想靠靠谱货源赚钱,要么有雄厚的资金拿授权,要么有火眼金睛辨真假,而我两样都没有。

5 运营:藏在细节里的“致命刀”

如果说货源是奢侈品创业的“死穴”,那运营就是藏在暗处的“利刃”,稍有不慎就会被割得鲜血淋漓。我在运营上踩的坑,比货源还要多。

首先是获客成本高得离谱。刚开始我以为靠老客户转介绍就够了,没想到奢侈品客群忠诚度很低,哪里便宜去哪里。我试着投抖音推广,花了5万做信息流广告,只换来12个咨询电话,有10个是问“有没有高仿”的。后来找了个粉丝50万的时尚博主带货,坑位费8万,只卖出3只包,算下来每只包的获客成本高达2.7万。

线下获客同样艰难。我在高端商场搞了场“品鉴会”,花了10万租场地、备茶点,邀请了50个潜在客户,结果只来了15个,成交了1只包。有个客户直白地说:“你们店没名气,买奢侈品还是要去专柜,放心。”后来我才知道,高端客群更看重品牌背书,小集合店很难获得信任,除非有独家款式或极致服务。

员工管理更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