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施工到一半,甲方突然说要加三台空压机,“反正你顺便弄了,完了多给你两千”。我当场拒绝,说线路负荷不够,要重新核算设计,甲方却拍着桌子骂:“你是不是不想干了?老李说你技术好,这点小事都搞不定?”老李在旁边打圆场:“帮帮忙,都是熟人,下次给你介绍大活。”

我只能连夜改方案,额外买了四百米电缆和两台互感器,多干了一天活。完工后找甲方要钱,他却翻脸不认账:“欠条上写的是一万五,加的活是你自愿的,想要钱找老李要去。”老李躲着不见,打电话直接拉黑。我气得要拆线路,甲方却拿出欠条:“你敢拆我就报警,告你破坏生产经营。”

后来才知道,这是老李和甲方串通好的,他们算准我抹不开熟人面子,故意临时加活压价。那次我不仅没赚,反而倒贴了一千二的材料钱,还丢了个朋友。吃了熟人的亏,我转向线上平台,却掉进了更隐蔽的陷阱。

工控平台上的单子看似不少,实则鱼龙混杂。有次看到个“急单”:某化工厂PLC故障,要求24小时内修复,报酬八千。我连夜赶过去,发现是反应釜的控制系统瘫痪,现场没有备份程序,线路板烧得发黑。甲方催得要命:“不管用什么办法,天亮前必须开机,耽误生产一天赔十万。”

我蹲在控制柜前查了六个小时,终于找到故障点是电源模块老化,可附近的五金店都没开门,只能联系经销商送加急件,花了两千块的加急费。修好开机时,甲方却脸色一变:“怎么修完温度控制不准?你是不是没修好?”我反复调试,发现是传感器本身老化,跟PLC没关系,可甲方死活不认,说“修之前好好的,你修完就出问题”,最后只给了三千块,还扣了“耽误工期”的钱 。

更离谱的是“低价恶性竞争”。有个小型包装厂的控制柜项目,市场价至少一万五,平台上有人报五千,我犹豫再三报了一万二,还是没中。后来听同行说,那个报五千的人用的全是二手元件和山寨PLC,交付后三天就出故障,甲方找上门,人早就失联了。平台对这种“游击队”根本没约束,最后还是甲方找到我,花八千块重新整改,我才算捡了个漏。

还有些平台是“中介陷阱”,接单要先交“会员费”,说是能优先派单,交了钱才发现全是虚假信息。我交过八百块的会员费,联系的三个“甲方”要么是同行套方案,要么是根本不需要干活的骗子,找平台退款,对方却说“是你自己没谈成,跟我们没关系”。

慢慢我才摸出规律:真正的好单子根本不会挂在平台上,要么被长期合作的工程师抢走,要么通过行业圈子内部流转。那些挂在明面上的单子,不是陷阱就是鸡肋,要么钱少活多,要么风险极高。有次在行业群里看到有人发“接私活防坑指南”,第一条就是“熟人的活要签死合同,平台的活要先查资质”,我拍着大腿苦笑——这都是用真金白银换的教训。

3 报价:算不清的账与砍不完的价

电气私单的报价是门玄学,算少了亏本,算多了丢单,新手最容易栽在这上面。我前五年的私单里,有三分之一都在报价上吃了亏,要么漏算成本,要么被甲方砍得底裤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