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零线带电:一个电气工程师的私单血泪史

1 入局:被“时薪300”勾住的野心

2024年深秋的深夜,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银行流水,最后一笔2800元的尾款到账提示像根细针,扎得眼睛生疼。这是我接的第37个私单,为一家小作坊改完PLC控制系统的第七十三天,历经三次上门调试、七次微信争吵、两次报警调解,终于拿回了这笔扣了一半的工钱。

十年电气工程师生涯,从国企电厂的巡检员到民营设备厂的技术骨干,我的日子本该在“朝九晚五修电路、月薪一万二缴社保”的轨道上平稳滑行。改变的念头始于2020年的一次同学聚会,当年同宿舍的老周喝得满脸通红,掏出手机晃着转账记录:“上周接了个注塑机改造的活,三天挣了一万二,比你俩月工资都多。”

老周的话像颗受潮的鞭炮,在我心里闷烧了半个月。房贷每月8600,孩子的早教费3000,老婆的降压药还要常备,工资卡每月见底的窘迫,让“私单”这两个字成了救命稻草。我开始在工控论坛潜水,看别人分享“接活秘籍”,在朋友圈隐晦地发“承接电气自动化改造、PLC编程调试”,甚至托亲戚朋友打听“有没有工厂要改线路”。

第一个私单来得猝不及防。小区楼下五金店的王老板找上门,说他表哥开的食品加工厂要装新的生产线,需要做电气布线和控制柜调试,“简单得很,就是接几根线、编个小程序,给你八千块,三天搞定”。我揣着万用表跟着去现场,才发现所谓的“简单活”是个烂摊子:车间里旧线路像乱麻堆在地上,没有图纸,没有设备清单,连甲方自己都不知道生产线要实现什么功能,只说“跟着隔壁厂的做就行”。

王老板拍着胸脯打包票:“你是专业的,看着弄,出问题我担着。”我咬咬牙答应下来,晚上在厂里蹲到十点测绘线路,凌晨两点在电脑上画电路图,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买配件。最坑的是采购,王老板指定去他熟人的店买断路器,回来才发现是仿冒的正泰产品,触头用的是劣质金属,通电测试时直接发烫变色 。我要换正品,王老板却急了:“八千块钱还想买正品?凑合用就行,出问题算我的。”

硬着头皮完工后,甲方却以“线路走得不好看”为由扣了2000块。王老板早没了踪影,打电话要么不接,要么说“是你技术不行”。第一次私单净赚4800块,却耗了五天五夜,还搭进去两百块的万用表电池钱。我拿着皱巴巴的现金回家,老婆问起时,只能苦笑着说“还行,挺顺利”——那时我还没意识到,这只是无数坑的开始。

2 接单:熟人坑与平台套的双重绞杀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开始主动找活。私单的接单渠道就像布满陷阱的沼泽,每一步都藏着算计。最开始依赖熟人介绍,可熟人的坑往往最隐蔽。2021年初,前同事老李找我,说他朋友的汽修厂要改动力电,“老板大方,给一万五,都是自己人,肯定不坑你”。

我提前去现场勘察,汽修厂要加两台举升机和烤漆房,需要从变压器拉380V动力线,核算下来线缆、断路器、接触器等材料成本就要六千,加上两天工时,利润还算可观。签合同时,老李说“都是朋友,不用那么正式”,只写了张简单的欠条,注明“改动力电完工付款一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