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夜里,陈齐躺在婚床上,身旁的柳蓉已经睡熟,呼吸均匀。他却睁着眼,看着帐顶的红绸。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打在窗棂上“嗒嗒”响,像有人在轻轻敲门。他想起婚前提亲时,柳老爷说“你娶了蓉儿,以后就是柳家的人,京官、钱财,什么都有”,那时他觉得,这是天大的福气,可此刻他只觉得,这满室的红,像一张网,把他困在了里面。

迷迷糊糊间,他好像听见了熟悉的声音,轻轻喊着“齐哥”。那声音裹着雨气,从窗外飘进来,落在他耳边。他猛地坐起身,看向窗外——月光被乌云遮住,窗外黑漆漆的,只有风吹着红绸的声音,像有人在哭。

“谁?”他喊了一声,声音在寂静的洞房里显得格外突兀。柳蓉被他吵醒,揉着眼睛问:“相公怎么了?”陈齐摇摇头,说“没什么,做了个噩梦”。可他心里清楚,那不是噩梦,那声音,分明就是苏凝儿的。

他重新躺下,却再无睡意。手不自觉地摸向袖管——那封家书没带来,他把它藏在了书房的书箱最底层,压在一叠赴京的文书下面。他忽然很想看看那封信,看看苏凝儿的字,可他不敢起身,只能睁着眼,看着帐顶的红绸,直到天亮。

3 皮肉生纹

回门那日清晨,天还没亮透,雨就停了。陈齐醒时,后背忽然痒得钻心,像有小虫子在皮肉里爬。他以为是潮气闷出的痱子,伸手抓了两把,指尖触到一片粗糙的凸起,却没在意——柳府的被褥是新换的丝绸,或许是不习惯这料子,才会觉得痒。

柳家的马车装饰华丽,乌木车厢上雕着缠枝莲,车轮碾过湿漉漉的街面,溅起细小的水花。车帘是湖蓝色的纱,透过纱能看见外面的街景——小贩在路边摆起摊子,卖早点的热气裹着香气飘过来,有妇人抱着孩子走过,孩子手里拿着糖人,笑得格外开心。

陈齐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却空落落的。他想起乡下的清晨,苏凝儿会早早起来做饭,烟囱里冒出的青烟裹着柴火的味道,饭香从敞开的门里飘出来,喊他“齐哥,吃饭了”。那时的日子苦,却踏实,不像现在,明明穿着华服,坐着马车,却总觉得心里缺了块东西。

车到柳府时,已经是正午。柳老爷早已在正厅等着,桌上摆满了酒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一壶上好的女儿红。“快坐,”柳老爷笑着招手,“今日回门,可得多喝几杯。”陈齐坐下,端起酒杯,酒液滑过喉咙,却没什么滋味。

席间,柳老爷又说起京里的事,说要给他置办些新的衣裳、首饰,还要找个懂规矩的下人,跟着他一起去京城。柳蓉坐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说想要带些胭脂水粉,还要把府里的鹦鹉也带去。陈齐只是点头,目光落在桌上的一道菜上——那是清蒸鱼,肉质细嫩,可他总觉得,比不上苏凝儿做的红烧鱼。苏凝儿做鱼时,会放些自己晒的干辣椒,辣得过瘾,却香得让人忘不了。

酒过三巡,陈齐已经有些晕乎。他起身告辞,柳蓉要跟着他一起回府,他却以“还有些事要处理”为由,让她留在了柳家。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那挥之不去的白影,还有夜里的声音,让他心里乱得像团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