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捏着照片,脑子里飞速盘算:如果帮军统截鸦片,既能获得军统的信任,巩固自己的“第二身份”,又能破坏日军的补给线,算是一举两得。但风险也大——76号的运输队戒备森严,一旦失手,就是死路一条。

“我为什么要帮你?”林默反问。

女人凑近他,语气带着诱惑:“事成之后,我们帮你洗掉‘共党嫌疑’,让你正式加入军统上海区。而且……”她顿了顿,“我们知道你在找什么。”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跳。他一直在找“老枪”牺牲前藏起来的一份名单——那上面有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所有潜伏人员,要是落到日军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名单在你们手里?”他急着问。

女人摇了摇头:“不在,但我们知道线索。只要你帮我们截鸦片,线索就给你。”

轿车转过一个弯,停在一栋破旧的石库门门口。女人推开车门:“明天早上七点,76号后门,运输队出发。我在那里等你。”

她走后,林默坐在车里,看着手里的照片。窗外的雨丝飘进来,打湿了照片的边缘。他知道,明天的行动,是一场赌局——赌他能在76号、日军、军统的三方拉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他掏出怀表,打开表盖。表芯里的密码本已经被日军动过手脚,但他早就把密码记在了脑子里。他用指甲在表盖的裂痕上划了划,忽然想起老枪牺牲前说的话:“潜伏者的命,是藏在刀尖上的。但只要刀尖对着敌人,就不算输。”

明天,他就要把这把刀,插进敌人的心脏里。

第五章:鸦片箱里的“证据”

1941年冬,上海,76号后门。

凌晨六点的天还没亮透,铅灰色的云层压在头顶,寒风卷着碎雪,刮在脸上像小刀子。林默靠在墙角,衣领立得很高,遮住了半张脸。他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玫瑰”给的运输队路线——七点整,三辆卡车从76号后门出发,沿愚园路向西,过静安寺后转入沪西日军驻地。

“来了。”

身后传来低低的声音,是军统的两个行动队员,一个叫老周,一个叫阿力,都穿着短打,腰间鼓鼓囊囊的,藏着驳壳枪。

林默抬眼,看见76号的铁门缓缓打开,三辆绿色卡车依次驶出来,车头挂着昏黄的车灯,轮胎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深辙。第一辆车上坐着四个76号特务,枪口架在车窗上,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按计划来。”林默低声说,指尖摸了摸口袋里的东西——那是一枚银质鸢尾花徽章,昨天从宫本惠子的风衣口袋里“借”来的。

卡车刚转过第一个街角,巷子里突然窜出一辆装满柴火的板车,“哐当”一声横在路中间。第一辆卡车的司机猛地刹车,骂骂咧咧地探出头:“他妈找死啊!”

就在这时,老周和阿力从柴火堆里跳出来,手里的驳壳枪对准了卡车:“不许动!”

特务们反应过来,刚要开枪,林默已经绕到卡车侧面,手里的匕首划破帆布,一把拽住一个特务的胳膊,将他从车窗里拖了出来。冰冷的匕首贴在特务的喉咙上,林默的声音像冰:“让后面的车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