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许是马术不精吧。”桓琬清含糊道。她总不能说,女子的骨骼本就不如男子强健。

“回头我教你。”马文才说得理所当然,“我马文才的朋友,骑术不能这么差。”

桓琬清一愣:“朋友?”

马文才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难道不是吗?”

那一刻,阳光正好落在他脸上,驱散了他平日的倨傲,竟显得有些少年意气。桓琬清的心跳又不争气地快了几分,她低下头,轻声道:“是。”

自那以后,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马文才时常拉着桓琬清去书院后山的竹林里切磋学问,有时是争论《左传》里的义理,有时是比拼书法。马文才的狂草气势磅礴,桓琬清的小楷娟秀清丽,各有千秋。

陆少游和沈青禾看得啧啧称奇:“真没想到,桓兄竟能跟马文才处得来。”

桓琬清只是笑,她自己也没想到。她渐渐发现,马文才的骄傲背后,藏着深深的无奈。一次酒后,他借着醉意喃喃道:“世人只知我是太守之子,可谁又知,我爹只想让我娶个高门贵女,巩固他的权势……”

话没说完,他便醉倒了。桓琬清看着他沉睡的侧脸,褪去了平日的锋芒,竟显得有些脆弱。她忽然明白,他们都是被家族束缚的人,一个为了挣脱闺阁,一个为了反抗安排,只是方式不同。

转眼到了重阳,书院按例要举办登高宴。学子们都换上了新衣,结伴往尼山山顶而去。桓琬清穿着一身湖蓝色的襕衫,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马文才走过来,递给她一盏菊花酒:“尝尝?我家酿的。”

酒液清冽,带着菊花的清香。桓琬清浅尝一口,暖意从喉咙蔓延到心底。

“桓文,”马文才望着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峦,忽然道,“毕业后,你想做什么?”

“我……”桓琬清怔了怔,她从未想过毕业后的事。女扮男装终究是权宜之计,总有一日要回到桓家,嫁人生子,那些壮志凌云,不过是镜花水月。

“我想回济阴,”马文才没等她回答,自顾自地说,“我爹想让我入仕,可我更想在济阴办一所书院,让那些寒门子弟也能读书。”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桓琬清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少年,比她想象的更有担当。

“你的想法很好。”她由衷地说。

马文才转头看她,目光深邃:“那你呢?桓文,你好像总有很多心事。”

桓琬清的心猛地一紧,避开他的目光:“没什么,只是还没想好。”

登高宴上,众人吟诗作对,不亦乐乎。马文才兴致颇高,一连作了三首诗,引得满堂喝彩。轮到桓琬清时,她略一沉吟,念道:“莫叹秋光老,清风自可期。男儿应有志,不负少年时。”

诗声落下,众人都有些惊讶。这诗虽不华丽,却透着一股昂扬的意气,与她平日温和的性子截然不同。

马文才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好一个‘男儿应有志’。桓文,你果然不同。”

宴席过半,忽然有人提议玩投壶。马文才技高一筹,连胜数人。他看向桓琬清,扬了扬手中的箭矢:“桓兄,敢不敢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