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调查组的到来在阜县政坛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组长是省水利厅建设处处长孙振国,五十岁上下,表情严肃,不多言语。副组长是省纪委的同志,这让许多人暗自心惊。
调查组入驻县招待所第二天,就开始约谈相关人员。第一个被约谈的是水利局局长马卫国,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马局长出来时,脸色苍白,额头上全是汗珠。
李清是第五个被约谈的。走进谈话室,他注意到孙组长面前已经堆了一叠材料。
“李副县长,请坐。”孙振国语气平淡,“我们想了解一下你在红旗水库险情发生前后的工作情况。”
李清如实汇报了自己发现水库隐患的过程和抢险经过,但没有提及对资金问题的怀疑——在确凿证据前,他不想给人留下主观臆测的印象。
孙振国仔细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最后他问:“根据你的了解,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清谨慎地回答:“从险情表现和省院专家的初步检测看,工程质量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原因需要专业鉴定,我不便妄下结论。”
谈话结束后,孙振国罕见地露出一丝笑意:“李副县长,你很谨慎。好,我们会查明真相的。”
调查组的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与此同时,阜县官场暗流涌动。
一天下午,钱大有副县长突然来到李清办公室,脸上堆着罕见的笑容:“李清啊,晚上有空吗?几个老朋友聚聚,都是县里的企业家,对你提出的农业发展计划很感兴趣。”
李清婉拒:“钱县长,谢谢好意。但我晚上要赶一个材料,省农业厅催得急。”
钱大有也不坚持,闲聊几句后貌似随意地说:“红旗水库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也就是个普通工程质量问题。这些年县里财政困难,工程建设标准难免有所降低。最终险情不是控制住了吗?没必要上纲上线,搞得人人自危。”
李清听出话中含义,正色道:“钱县长,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能因财政困难就降低标准。这次是侥幸控制住了险情,万一下次出现更大险情呢?”
钱大有脸色微变,很快又恢复笑容:“年轻人有原则是好事。不过官场上的事情,有时候需要灵活处理。你还年轻,前途无量,没必要在一些小事上太过执着。”
送走钱大有,李清心情沉重。这已经是第三次有人以各种方式暗示他“适可而止”了。
当晚,李清加班到九点多。走出办公楼,发现自行车胎被人扎了。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意外”,自从他坚持调查红旗水库问题后,这种小动作就时有发生。
更让李清不安的是,几天后他的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有几个陌生人在家附近转悠,问她儿子的工作情况。李清立即让弟弟暂时接母亲到城里住一段时间。
压力不仅来自暗处,也来自明处。
在又一次县长办公会上,讨论到下半年资金安排时,钱大有明确提出:“鉴于当前财政困难,一些非紧急项目应该暂缓。比如李副县长提出的农产品质检中心项目,虽然想法很好,但500万的投资太大了,建议推迟。”
李清据理力争:“钱县长,质检中心是打造阜县农产品品牌的基础设施,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并且我们已经争取到省里200万资金支持,实际县财政只需投入300万。”
“300万也不是小数目。”钱大有慢条斯理地说,“红旗水库应急除险还需要资金,总不能为了一个未来的项目,忽视眼前的防汛安全吧?”
会议不欢而散。刘县长最终决定两个项目同时进行,但资金都减半安排,这意味着质检中心建设周期将延长一倍。
散会后,刘明宇单独留下李清:“李清啊,你的项目我都支持,但现在的确困难。钱县长在阜县工作多年,关系盘根错节,有些事情急不得。”
李清忍不住问:“刘县长,红旗水库的调查是不是遇到阻力了?”
刘明宇叹了口气:“调查组收到不少反映,说你在河湾乡工作期间也有工程项目建设不规范的问题。虽然我相信你的为人,但这些反映分散了调查组的注意力。”
李清心中一凛,这招“围魏救赵”确实高明。
果然,第二天孙振国找李清谈话,了解他在河湾乡工作时的一个道路硬化项目情况。好在李清所有工作都规范透明,很快澄清了问题。
调查进行到第三周,突破口意外地出现了。
一天深夜,李清已经睡下,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李县长,我是水利局的老王,王工程师。我有重要情况向您反映,能见个面吗?”
李清立即警觉起来:“王工,什么事不能明天到办公室说?”
电话那头声音焦急:“不行,他们可能已经察觉了。我知道红旗水库的内幕,关系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
李清思考片刻:“这样,半小时后,城东的阜兴超市门口见。”
李清悄悄出门,打车来到约定地点。等了十分钟,不见人影。正当他怀疑是不是恶作剧时,一个身影从暗处闪出,正是水利局的老工程师王明远。
“李县长,对不起,让您冒险了。”王明远六十多岁,已经退休,被返聘参与红旗水库设计。
“王工,什么事这么急?”
王明远从怀里掏出一叠材料:“这是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原始设计图和竣工图对比,还有施工记录。我偷偷复印的。实际施工与设计严重不符,防渗墙厚度普遍不足,水泥标号也不达标。”
李清翻看材料,触目惊心。更让他震惊的是,有几份材料上有马卫国局长的签字认可。
“为什么当时不提出这些问题?”李清问。
王明远苦笑:“提了,没用。马局说资金紧张,要求‘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施工队是钱县长介绍来的,根本不在乎质量。”
“这些材料能给我吗?”李清问。
王明远犹豫了一下:“我可以给您复印件,原件我得留着。李县长,我不是为了举报谁,只是良心过不去。万一水库真的溃坝,我这辈子都睡不安稳啊。”
送走王明远,李清心情沉重。这些材料一旦交出去,必将引发阜县政坛地震。
第二天,李清犹豫再三,还是将材料交给了孙振国组长。
孙振国看完材料,沉默良久,说:“李清同志,你很勇敢。但我要提醒你,接下来的风波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调查突然加速。第二天,马卫国被带走谈话后再没回单位。传言说他在谈话期间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监护治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又过了两天,钱大有副县长突然称病请假。有人说看到他去了市里,找老领导活动。
刘明县长也变得异常忙碌,频繁往市里跑。
李清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暴风眼中,四周激流汹涌,中心却异常平静。
这种平静在一个周五下午被打破。李清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让他下周一去市委谈话。
消息很快传开。各种猜测纷至沓来:有的说李清要升职了,因为红旗水库抢险有功;有的说他要被调离了,因为得罪了太多人;甚至有人说他可能要被处分,因为调查组发现了他的一些问题。
李清自己心里也没底。周末两天,他几乎没有出门,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整理这些年来的工作笔记和思考。
周一清晨,李清早早起床,穿上最好的那套西装,镜中的自己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四年基层历练,已经褪去了大学刚毕业时的书生气,多了几分沉稳和坚毅。
市委大楼庄严肃穆。李清在接待室等了十分钟,被带进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办公室。
让他意外的是,刘明宇县长也在场。
“李清同志,请坐。”张副部长笑容可掬,“今天找你来,是想听听你对阜县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考。不要有顾虑,放开谈。”
李清沉淀心神,从阜县农业的现状、问题、优势谈到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侃侃而谈。他注意到张副部长不时点头,刘县长则表情复杂。
谈话进行了约一小时。最后,张副部长说:“李清同志,你的思路很清晰,很有见地。组织上正在考虑给你加担子,你有什么想法?”
李清谨慎地回答:“我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会竭尽全力为阜县发展贡献力量。”
回阜县的车上,刘明宇一直沉默。直到进入阜县地界,他才突然开口:“李清啊,市里可能要调整县政府班子。钱大有同志恐怕要动一动,我可能也会调整岗位。”
李清一惊:“刘县长,这...”
刘明宇摆摆手,继续说:“组织上考虑让我去市农委,由你主持县政府工作。”
李清愣住了。主持县政府工作?这意味着他可能成为代县长,而这时的他刚满32岁。
“刘县长,我太年轻,经验不足,恐怕难以胜任。”
刘明宇叹了口气:“我当初也这么想。但阜县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只是...”他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李清问。
“只是前面的路不会平坦。钱大有虽然可能调离,但他的关系网还在。红旗水库的调查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车驶入县政府大院,刘明宇最后说:“李清,如果真把你推上这个位置,记住一句话:既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也要有迂回前进的智慧。”
下车时,李清看到几个干部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回到办公室,小张悄悄告诉他:“听说钱县长被市纪委带走了,刚才他家人都来单位闹过了。”
李清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阜县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而他突然被推上了主帅的位置。下一步该怎么走?红旗水库的调查将如何收场?等待他的,是更加艰巨的挑战。
手机响起,是孙振国组长的电话:“李副县长,调查有重大进展,请你来招待所一趟。”
李清深吸一口气,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他整理一下衣领,大步向外走去。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他都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