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沈镜?”声音低沉,淬着冰渣,没有丝毫询问的意味,只有不容置疑的确认。

我喉咙干涩发紧,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只能勉强点了点头。

“我是市局刑侦支队队长,宋志远。”他报出名字,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块砸在空气里。他收回证件,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桌面,最后牢牢钉在我惨白的脸上,那目光几乎带着实质的穿透力,“现在怀疑你与本市近期发生的‘7号系列谋杀案’有关!你有重大作案嫌疑!请跟我们回局里配合调查!”

“什么?!”我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荒谬而拔高、扭曲,几乎破音,“谋杀?!苏慎!是苏慎才对!我刚给你们打完电话!他……”

“电话我们收到了。”宋志远打断我,声音是公事公办的冰冷,像宣读一份判决书,“但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证据链,沈医生,情况对你非常不利。”他的手伸进战术背心的口袋,掏出一个透明的证物袋。

隔着那层冰冷的塑料,我看到里面是一张折叠整齐的白色纸张。当宋志远隔着证物袋,小心地用手指将它展开一角时,我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了——那是诊所专用的病历记录纸!上面清晰打印着我的诊所Logo和名称!而纸上,赫然是用一种我非常熟悉、却又透着刻意模仿僵硬感的笔迹,密密麻麻地写着:

【沈镜诊疗判定书】 【患者:苏】 【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重度),伴高度攻击性与表演型特征】 【治疗方案(核心部分)】

情绪替代引导法(危险): 引导患者将内在破坏冲动,替代性发泄于预设的“无害目标”。(注:后续手写添加:需制造“意外可控场景”)

行为合理化暗示: 通过深度催眠及暗示,强化其“清除社会冗余”之错误认知,赋予其行为“使命感”。

即时快感反馈机制: 在其成功实施“替代行为”后,给予特定频率的肯定性语言刺激及微量多巴胺前体药物(实验阶段,需谨慎监控)。 【预期目标:阶段性降低其直接暴力冲动。】

轰隆!

仿佛一道无形的惊雷狠狠劈中我的天灵盖!眼前的一切瞬间失去了颜色,只剩下那张纸在视野里疯狂旋转、放大,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我的视网膜上!那个Logo!那些该死的、核心的治疗术语!甚至那些括号里紧随其后的注释……“制造‘意外可控场景’”?“清除社会冗余”?“微量多巴胺前体药物”?!

那确实是……我最初为苏慎设计的那份极其激进、带着强烈实验性质、最终被我亲手锁进保险柜最底层的原始方案草稿!一个我自己都清楚触碰了伦理灰色地带、风险极大、最终被我彻底否决的方案!

“这……这不可能!”我失声尖叫,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巨大的恐惧和荒谬感像两只巨手扼住了我的喉咙,“这不是真的!我从未实施过这个方案!它早被我废弃了!这是伪造!是苏慎!一定是他伪造的!”

嗡鸣声尖锐地冲击着耳膜,宋志远的声音像是隔着厚重的海水灌进来:

“废弃?”他冷笑一声,毫不掩饰其中的嘲讽,“废弃的方案,会出现在每一个受害者遇害现场附近吗?会详细描述凶手的作案手法和心理动机吗?”他逼近一步,那股压迫感几乎让我窒息,“废弃的方案,会和你诊所内部档案库里的原始加密文件的修改记录完美吻合吗?我们查了,沈医生,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是在第一位受害者死亡前一周!而且……”